1990年注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
東歐劇變、柏林牆推倒、東西德國統一、波斯灣戰爭……
這些都是發生在國外的大事,似乎與我們這些平頭小老百姓毫不相幹。
鎮上的劉瞎子說:今年是我的大變之年!
還要怎麼變?
去年已經死裏逃生了一次!
今年難道還要過九九八十一難?!!!
變好還變壞?他不說,因為天機不可泄露!
陽曆的九月初,正是農曆七月中旬,也是天上流火的季節。
《詩經》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的時候,灼熱的陽光烤焦了大地,熾熱的氣息烤灼著人們的皮膚,
火焰般的太陽,高高的掛在天空中,照耀著大地,像是一片火海。
今年又是百年未有的酷暑,氣溫高達四十二三度。
別說石頭上煎雞蛋了,你在上麵做燒烤也行!
而此刻的我,正坐在一輛開往南方的大巴車上,車被堵在這段山區路上,已有三個多小時了。
我們老家把出去打工都叫“討生活”。
一個“討”字,道盡了其中的辛酸:與乞討無異。
遠離家鄉故土,顧不上老人孩子,隻為賺點流血流汗的辛苦錢。
縱然心裏有千般不舍,萬般無奈,暫時的分離隻是為了家人生活得更好。
各地經濟發展情況不均衡,也造成了人口流動。
在外地,住宿,生活千差萬別,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一年回不幾次家,其中的煎熬,心酸,隻有打工人自己清楚。
後來電視劇《外來妹》的熱播,那也隻是為打工妹寫的美好生活,與真實的打工生活相比天壤之別!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被堵了這麼久?
正是上午酷熱的時候,路旁樹上的知了“熱死啦~,熱死啦~”拚了命的叫。
車停了,空調也停了,車子很快成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爐,師傅打開了車門,放我們這些猴崽子們逃生去了。
焦急的人們開始互相打聽,不久,從前麵傳來的消息是:
前方出了重大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常有,重大交通事故卻不常見。
好奇的人們,開始向前方擁擠過去。我也跟著擁擠的人群向前麵擠,走了300多米,忽然走不動了。
眼前都是黑壓壓的人頭,我什麼也看不到。
中國人喜歡看熱鬧,魯迅先生在《娜拉走後怎樣》一文中寫到:
“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
“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劇;如果顯得孤僻,他們就看了滑稽劇。”
後來我想,群眾為什麼這麼喜歡看熱鬧呢?
首先,看熱鬧可以滿足人類與生俱來的獵奇心理。
到底發生什麼事啦?誰家的事啦?事情大不大?先是滿足了好奇心。
其次,看熱鬧還可以豐富人生的閱曆,可以增添茶前飯後八卦的談資。
看熱鬧的就不嫌事大,越大越好,越奇異越有味!隻要不是自家的事,別人瓦上的雪下得多大,那都是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