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其實是青弋江的一段水域,江心有江心洲。
西岸有壘玉墩、書板石、彩虹崗、謫仙樓、釣隱台、懷仙閣、汪倫墓等景點。
跨過胡村大橋是潭東岸,是東陽古鎮,景點更多,正值旅遊旺季,遊客還不少。
東岸,有東園古渡,是汪倫踏歌送別李白處。
明代建的踏歌岸閣,位於東園古渡的渡口,閣因“忽聞岸上踏歌聲”而得名。
踏歌岸閣的位置正好選擇在出閣即上船過渡,入閣即進東陽古鎮的正街,進出東陽古鎮都十分方便的位置。
同時,出閣正好麵對桃花潭,潭水清冷鏡潔,黛蓄漣漪,奇石“象鼻子”伸進潭中,望去宛如大象吸水。
潭岸即是仙墩,上築有“懷仙閣”。在踏歌岸閣的門洞中望去,宛若一框十分秀麗的淡墨山水。
閣共兩層,入閣,級級踏步在頂端露出了前麵轉彎的街道,街道彎曲的卵石路麵,望之引人登高。
待拾級完稍前幾步,古老繁華的東陽古鎮映入眼簾。
閣中有一個卦攤,地上鋪著一塊白布,上書“鐵口神算”,中間一個太極圖,四周是八卦。
席地盤坐著一位中年道人,結髻在頂,長髯飄胸。
他看我走下閣樓對我說:
“小哥,你容貌不俗,本應飛龍在天。但眼下,時交厄運,宛如龍困淺灘。這一年,你過得不容易呀。”
一席話,我鎮住了,淚水唰的一下流了下來。
他的話像一記重錘,一下子擊碎了我心中的內核,包裹在內核裏的委屈、傷心、憤怒,一下子都流露出來。
這一年,我豈止是不容易?簡直是坐了個人生的過山車,一會拋到頂部,一會又衝進穀底。
一年前,我本是鮮衣怒馬,意氣風發的天之驕子,轉眼冷落為天之棄子:
戀人夭亡、開除回鄉、親友嘲笑、鄉鄰譏諷;
外出打工,又被騙的身無分文,還被打身殘,淪為廢人,流落他鄉。
我也曾有過回家的念頭,但我這樣失魂落魄,被打身殘,父母見了還不心疼的死?
鄉鄰見了,還不笑掉大牙?
人隻有衣錦還鄉,沒有在最落魄的時候還鄉。
“衣錦還鄉,古人所尚。”當年西楚霸王項羽殺進鹹陽後,一把火燒毀秦宮,以為霸業已成。
便急切地想在江東父老麵前炫耀一番,他說:“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
落難隻能在他鄉,沒人知道你是誰?你是死是活,別人也毫不關心。
項羽後來兵敗垓下,寧願自刎在烏江岸,也不願過江東。為什麼?
因為江東是老家,無顏見江東父老。“至今憶項羽,不肯過江東。”
現在的我也無顏見老家父老!
蒼天為何對我如此不公?
這一年何止過的不容易?兩次死裏逃生,險些命喪異鄉!
我抹了抹臉上的熱淚,也不問掛金幾何,衝那道人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