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祖訓是:典藏深山,教外不傳。”師傅說:
“傳到師太公胡神仙的時候,他老人家就是個老頑童,有空就去翻翻書,找他需要的方子,翻的亂七八糟也不整理。
“有時在洞裏一呆就是幾個月,大半年的,還是師太和師叔她們,跟在後麵把翻亂的書歸類好,把損壞的重新抄錄。
“有時,他老人家看書中寫的不通或搞不懂,就大叫:狗屁!撕的粉碎,然後一把火燒了!
“師太說他燒了不少書。現在還剩一千八百多卷,二十多年我和你師娘整理了六百多卷。
“你看這套《外經》有道光的,有鹹豐的,有光緒和民國年間抄錄的。”
我把書匣子的書都翻出來,一共十本,大略的翻閱了下。
外經分為兩部分:其中天醫祝由術一本,天醫長生術九本。
祝由術,都是符咒,各種符咒。
長生術,九本八十一卷,都是歧伯和雷公,胡孔甲,司馬和奢龍等人的問答。
我問:“師傅,這長生卷是講長生不老的嗎?”
師傅說:“《祝由術》講的是起死回生之術,也就是怎樣修煉‘移精變氣’的治病法門;
“《長生術》主要是講經脈建立後,人體新的生命景象,人如何打通各個經脈,不讓它們瘀堵,壞死,也即修仙之法、長生不老之道。
“經脈不堵不壞,暢通無阻,肉身就不老不病,也就能長生了。”
“這麼說還真是長生之術。”我說。
師傅說:“這裏麵有個傳說,曆代口口相傳:
在上古時代,黃帝與大臣們在一起討論養生治病的道理。其中有一位叫做岐伯,被黃帝尊為“天師”。
這位天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文無所不通,詳細地解答了黃帝提出的各種問題,
身邊的倉頡(就是造字的那位牛人,也是黃帝的史官)記錄整理成篇。
所以至今民間稱中醫學仍為“岐黃之術”。明白不?
除了雷公和歧伯兩人外,還有一位天醫叫俞跗(fu夫),他醫術最高。
他是大師兄,岐伯是二師兄,雷公是小師弟,他們都是廣成子的徒弟。
這俞跗一次外出過河時,發現一群人正準備把掉河裏淹死了的女人埋了。
俞跗攔住他們,問死者掉水裏多長時間了。
撈屍體的人說,掉進水裏不久,但撈上來就沒氣了。
俞跗讓他們把屍體放在地上,先摸了摸死者的脈膊,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後又讓人找來一條繩子,把死者雙腳捆綁好,倒吊在樹上。
人們都不知道俞跗這樣做幹什麼,死者剛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時,俞跗才叫人慢慢將死者解下來。
仰麵朝天的放在地上,雙手在死者的胸脯上按壓(也就是現在的心跳複蘇急救術)。
最後他拔了自己的幾根頭發,放在死者鼻孔上觀察了一陣,繼續按。
直到發現發絲緩緩地動了動,才放心地對死者家人說:“她活過來了,抬回家好好調養吧!”
還有一次,俞跗出診回來,剛進村子,就聽見鄰居家傳來哭聲。
一問,原來是鄰居的孩子突然死了。
他顧不得進家,急忙到鄰居家裏,問明孩子死前的情況,就讓人趕快把孩子從“葬罐”(土葬用的陶缸,小孩不用棺材)裏拉出來。
他脫去孩子的衣服,用刀子劃開肚皮,拿出腸子一看,原來孩子吃了太多的未烤熟的肉,腸子一下被堵住了(就是現在的腸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