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吃生日麵(1 / 2)

打車來到了中大街(後來的鳳凰美食街),的司師傅說這裏是耿福興的老店。

老店果然與火車站的分店不同,更加古香古色。也許是趕到吃飯的時候了,食客眾多,店裏麵坐滿了人。

店堂裏有耿福興的介紹:

耿福興始建於清末,當時從下江的江都來到江城闖蕩的耿長宏、耿長富,跟隨早年來江城立業的父親,在三街口處開了家早點店,專營油條和稀飯。

後來聘請專打小刀麵的韓光遠,把早點店正式改為耿福興餃麵館,專營陽春麵、蝦籽麵。

此後又拉燒餅大師嚴開銀合夥,歸於一處,增添了酥油燒餅供應。

這樣,顧客進店除了吃麵條,又能吃到頗具特色的酥油燒餅,幹稠相宜、天然搭配。

二十年代初,耿家正式掛出耿福興招牌,並聘請劉厚福製作小籠湯包。

至此耿福興將小吃三大件:沙麵,酥油餅,小籠包子,攬聚於店中,食客無不稱讚,生意日益興隆。

曆經滄桑、百年不衰、直至今日,“耿福興酒樓”譽滿江城,名聞遐邇。

這是後來上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介紹過耿福興的蝦子麵,最為正宗地道。

也是老江城人的美食記憶中的頂級奢侈品。

奢侈品不是貴,而是特有的地方名吃,在別的地方花錢也吃不到。

哪怕流落海外異鄉,多少年仍然魂牽夢繞的記憶。

蝦子麵采用長江中青蝦的籽,配以多種佐料,製成高湯,再加手工揉製的小刀麵,煮製而成。

麵有韌性,味極鮮美,營養價值高。

據介紹,一碗地道的蝦籽麵,隻能選用長江流域的青蝦籽,作為材料才正宗。

耿福興每年三月,都要派人去長江的幾個固定區域收購蝦籽,收購價每斤至少要500元,合2元一克。

市麵上有用海蝦的蝦籽,即俗稱的海籽或鯉魚籽來冒充青蝦籽,味道差遠了。

海籽泛紅,且腥氣很重,鯉魚籽有一股土腥味。

隻有青蝦籽,才會有著自然的淡紅色,透著河鮮的香味,用牙齒細細一碾,口感軟而細膩,

而麵湯是純骨頭熬製,麵條要用質量上乘的麵粉壓製三次,就連撒在麵上的蔥花也有講究,

蔥花也必須要用細小的香蔥末,絕對不能用大蔥、蒜或京蔥代替。

而這樣一碗蝦籽麵,售價為每碗5元(當年的,現在己不知幾許了),非生日和請客,平日裏也吃不起。

高湯與青蝦籽完美的結合,湯味極鮮。

麵條質地細韌,入口滑潤,具有豐富的營養和鮮美的口感。

我將我碗裏的蝦籽也舀給了丫丫,將丫丫碗裏的麵撈了一半給我。

我對丫丫說:“生日麵一定要吃光光哦。”

我又點了十個酥燒餅。

掰開了一半給丫丫說:“吃這個燒餅,喝蝦子麵湯,最是好吃的了。”

丫丫吃的很慢,用筷子挑起一根麵,慢慢的吸溜著。

一粒粒淡紅色的蝦籽,掛在麵上,也被她吸到了嘴裏。

最後連湯都喝了幹幹淨淨,碗底的蝦籽,一粒一粒的也用燒餅刮的幹淨。

吃完了,丫丫滿意的說:“大哥哥,這是我第一次吃生日麵,也是最好吃的生日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