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磯在鋼城長江邊,絕壁臨江,水流湍急,奇石兀立,風景秀麗。
以前讀過李白醉酒撈月墜江溺亡的故事,知道采石磯是李白的臨終之地。
采石山水甲江南。
太白流戀皖南山水,獨鍾情於采石,一生曾多次登臨吟誦,留下了“醉酒捉月,騎鯨升天” 的傳說,
唐寶應元年(762年),李白去世。
時為當塗縣令的李陽冰(太白叔叔)將他葬於城南龍山東麓。
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範作之子範傳正,與時任當塗縣令諸葛縱,合力遷葬於與龍山相對的青山。
自唐代起,這裏就建起了太白樓,登樓遠眺,千裏江山,盡收眼底,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美譽。
千百年來,無數風流才子,文人墨客來到此地,或憑吊謫仙之遺韻,或抒發思古之幽情。
采石磯上有座廣濟寺,曆史悠久,始建於東漢,為江南古寺名刹,皖江佛教勝地。
車開到江邊的一個漁村,車子不能再開了,黃大哥說,要下車走上半裏路。
我們沿著一條小路,路邊蘆葦茂密,似一層青紗帳,蘆葦深處,有兩條木船並靠在一起,船上鋪了有木板。
這就是一個船屋,有晾曬的衣服,曬製的魚幹,一條黃狗趴在船頭睡覺,看到有人來,汪汪的叫著,也不起來。
我們從跳板上了船,黃大哥讓我站在船邊等,他先進了船屋。
不一會,他和阿婆鑽出了船屋,阿婆看到我,笑眯眯的向我招手。
我跑過去,撲通一聲跪倒在她麵前,淚流滿麵:“阿婆,您讓我好找啊!”
阿婆慈愛的拍著我的頭,拉我站起來,用雙手握住我的手腕,給我診脈。
雙手診脈是天醫傳人的獨特手法。
也許她診斷出我身體無恙,非常高興,對我豎起了大拇指。
我跟阿婆和黃大哥走進了船屋,走進去卻十分的敞亮。
船屋靠窗有一張床,床上躺著一位七十多歲的大叔。
滿臉的絡腮胡子,花白的頭發,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他見我們進來,微笑著點點頭。
一位年輕的女人,請我們坐,一邊泡茶。
我問黃大哥:“這位老伯怎麼稱呼?”
黃大哥說:“這位老伯就是揚子江上的有名的大俠:揚子大俠雷震江雷大俠。”
我不知道現在還有大俠的名頭,那似乎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也許道上的人還這樣的稱呼。
我站起身拱拱手道:“晚生見過雷大俠!”
老伯微微一笑:“咳咳! 那都是以前的名頭,你不是道上人,叫我雷大伯好了。
“我得的是肺癆,就是肺結核,哎咳咳!常年在船上水裏,兩個肺葉子已經爛完了。
“咳咳!這麼多年來,一直是‘聖手娘子’,保著我這條老命,多活了十來年。”
我知道“聖手小娘子”是阿婆年輕時的名號,也許年紀大了,叫小娘子不妥了,並改為“聖手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