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林曉和楊光談妥了他們公司和一中的一個重要的電子教學設備的銷售合同之後,林曉向楊光提出了一個額外的請求——“我想回到學校高三來插班學習,繼續我未完成的高中課程,明年再以學校畢業生的身份參加明年的高考,不知道可不可以”。
本來他以為這個想法會讓楊光很吃驚,而且應該會很難辦,但是他看到楊校長的臉上僅僅是露出了一點點兒意外的表情,楞了一下便很快地恢複了正常。楊光很爽快地握住他的手說:“你小子呀!有想法不早說,我們歡迎你。具體的事情你和我們的教務主任談吧。現在我要去市教委開會,先不陪你了。以後有時間到辦公室再聊。再說我們都認識那麼久了,以後有什麼問題都是可以直接來找我。”說完喊來他的助手讓他帶林曉到教務處,請教務處陳主任安排林曉入學的事情,就先離開了。
林曉聽到楊光的表態感到很是意外,因為他知道雖然楊校長從小看他長大的,但是為人一向有原則不會因為自己和他很熟而隨意答應一件事。而且是如此順利的得到肯定的答複就讓他更沒有想到了。盡管他有種種猜測,不過他還是為自己的請求得到接受而感到高興。從楊光的辦公室出來後,林曉就跟著楊光的助手去辦理入學手續了。
一中的教務主任姓陳,叫陳德才,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人,但是看上去很是年輕,林曉以前來一中的時候也是見過的。陳德才在得到楊光的指示後,又領著林曉到學校辦公室辦入學手續。—“歡迎你來我們學校學習”。在去辦公室的路上,陳主任熱情的向林曉介紹了學校的一些情況,而林曉在和他聊天的過程中才知道楊校長為什麼對他的要求不感到意外了。原來他已經是第三個提出要求到一中來複讀的成年人了。最先提出這樣的請求的是一個複員的軍人,他的請求一開始讓校領導很是頭痛,不知道怎樣處理,也沒有成年人到高中來插班的先例,而且是要插班到應屆畢業班。不過在學校的校務會議上研究過後就送到了市教委的教學會議上去研究,沒想到竟然得到了市教委主要領導的認可。會議上的最終決定同意這樣的入學的請求,而且要把這次批準的請求在一中進行一次嚐試,一中在以後也可以適當的自主決定是否批準類似的請求。安排學生來插班本身也和教學不衝突,何況考大學已經沒有年齡限製了!所以當林曉提出插班要求的時候,楊光就當場答應了他,因為這是不是新聞了。
聽到這樣的解釋之後,林曉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個世界真奇妙,竟然還真有和我一樣想法的人”。在校辦公室林曉領了一張表格,陳主任對他說:“明天是星期六你就可以把表格送來,到時候安排你的宿舍。入學須知等其他的事情也在明天再告訴你吧。”“入學時間怎麼這麼快?”林曉問道。“假期不是沒有結束呢嗎?”陳主任回答說“你來的比較巧,另外兩個人也是明天報道,這樣你們可以先彼此熟悉同時熟悉一下學校的環境。”“高三開學也要提前的。”
在校辦公室的事安排完之後,林曉就離開了。當他開車出了一中的校門就把車停靠在校門對麵的路邊上,當他看著一中的門口的校牌,心中暗自感慨:“一中我回來了。”而另外的念頭就是很想知道“丁一—那個退伍兵會是怎樣的呢?”。
實際上不單單是他在疑惑“為什麼會這麼順利的辦成返校的事情”,一中的校長楊光也曾經苦思冥想過“為什麼會在市裏的教學會上會那麼快地通過允許接納特別插班生的決議。”其實當他上周在市裏教學會議上提出“是否批準那個叫做丁一的人的入學申請”的提議的時候,並沒有期待很好的結果,實際上在會議上也有很大的爭議,並且有人很是反對。而正當他還在考慮怎樣說服眾多的教育委員的時候,教委負責人已經進行總結發言力排眾議同意了接納特別插班生的請求。而且說“可以作為試點的,如果還有有這樣的要求的成年人,隻要申請人的素質不很差,能適應學校生活,入學的時候通過考核就可以到學校就讀。”還建議作為試點學校可以為這些特殊的插班生創造很好的學習環境,必要時可以給與更多的輔導,在教學方案上也可以有較大的靈活性和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