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的青春(1 / 1)

情緒太多,語言有限,沉默可以省去80%的煩惱。

那是二零一九年,我的青春,我的十八歲,也是疫情剛爆發的時候,更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門檻—高考。當時的我夢想考一個理想的大學,疫情是在寒假爆發的,放假前我和閨蜜們嬉笑著說,等來年春暖花開時我們就見麵一起奔赴向往的大學,結果疫情來襲,假期一次又一次的崩潰,哭泣。班級群裏麵每個人都希望能在多一些時間給我們,盡管這樣難過,我們依舊正常緊張備考中,一份份試卷從眼前走過。由於在家父母就成了我們的監考老師,考期一天又一天臨近,突然收到教育局發布的二零二零年全國普通高等教育考試延期舉行的消息,我不知道是應該喜悅還是應該難過,延期一個月既給了我負擔又給了我機會,奈何最終還是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

我們是自高考改革後唯一一屆高考延期舉行的,還延期了一個月,在最熱的七月我結束了我的青春。有人總是問青春有遺憾嗎?我的回答是肯定有,無論是愛情、友情、高考我都會有遺憾。在高考結束的那天就已經注定了我的青春結局。那時候的我已經釋然了,由於高考成績不理想,報考的大學也不理想。進入大學校門的鍾聲敲響,我的高考暑假也已經到站。

大學的鍾聲敲響,好像除了不是自己向往的大學一切都在正常的軌道行駛。大一的我青澀懵懂,剛進入大學由於自己內向我不是很喜歡和陌生人交流。以前老師總說上了大學你就會輕鬆很多,好像事實並不是這樣,在學長學姐的帶領下加入外聯部。忙碌、無助、心累好像不應該是這樣又好像隻能這樣。慢慢的我適應了這種生活,而談戀愛這個事情好像和我並沒有緣分,大一時期的兩段感情讓人煩躁。在我看來,愛情就像是一杯茶,如果是苦了,好像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如果這杯茶涼了心就涼了。而這就像我的感情之路,沒有必要多講。後來,想發個朋友圈訴苦,又要考慮親朋好友,我想找個人傾訴一下壓抑的心情,翻遍整個通訊錄也沒找到那麼一個人,於是我又像往常一樣,咽下所有的情緒,默默打開微信視頻號,在別人的故事裏對號入座,點個讚。

對於我的感情,正式告個別吧,真的好遺憾,明明不想失去,但又無能為力,真的很不喜歡這種感覺,突如其來的遇見,始料未及的歡喜,猝不及防的再見,毫不留情的散場,愛的不盡人意。疲憊,失望,壓抑,煎熬,這就是現在的我,你曾是我深深愛過的人,這段感情我真的盡力了,不知道上輩子欠了你多少,這輩子如此煎熬,說不清多少次想要放棄,可終究都做不到,放不下就放不下吧,今後我對你的愛就埋藏於心底吧。可能有一天我還是會忍不住去打擾你,請你不要介意無意間的打擾。

大二的生活開始了,將小萌新們迎接進來後,我們的生活又忙碌了一陣,納新、麵試等一係列活動結束之後,我們自此退下了部門,也沒有了大一的青澀和懵懂以及忙碌。或許是時光荏苒,我也成長了很多。但是疫情依舊伴隨著我們,似乎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大二並沒有我之前想的那麼輕鬆,我的大二生活無非就是考證,複習,應戰。令我開心的是我的努力也有了相應的回報,大二我成功拿下了我想要的證書,唯一的遺憾就是我參加了好多比賽最終隻能進階校賽。但是並不是一無所獲,我收獲了寶貴的經驗。或許我應該對我的大三生活抱有一點期待。

大三的生活開始了,疫情封校,本以為簡單的封校已經讓人很難過了,還記得那天清晨,本是周末的我們睡得很死,砰砰砰~一張敲門聲襲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下床打開門後輔導員說快進去,我們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不出所料,疫情離我們跟近了,近到我們無法喘息。一天、兩天、三天就這樣過去了,我們足足堅持了三十幾天,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能出宿舍門了,我去超市排了很長很長的隊買到了我想吃的零食和肥宅快樂水。但好景不長,四天後第二波疫情襲來,一切又回到了原點。又過了十幾天我們可以回家了,開心,緊張,激動,所有的難過在那一刻消失了。

接下來,我也如願以償的回到了家鄉,所有的疲倦也不見了,雖然回來隔離了八天,但是依舊很開心。

看了新聞有點感慨,新冠疫情要降為乙級了,以後不用做核酸檢測了,小陽人不用去方艙可以居家隔離了,長達三年的疫情要結束了,也就是說我們要恢複自由了,沒有被疫情打敗沒有生活在戰亂的國家躲開了地震我們是各種意義的幸存者可是我並沒有很開心,甚至說有點難過,以前總說疫情結束後我們要千嘛千嘛,要去哪看看,等疫情好了我們就可以見麵了,可是疫情結束了,你也不在身邊了,也不是之前一張車票就可以見到的時候了,不知道為什麼,挺想哭的,是因為熬過了疫情,還是因為再也見不到了,我不知道,也可能是因為我的青春結束了,大學三年,疫情三年,明年就要上班實習了,準備去玩的好多地方都沒有去得了那些我說過等疫情結束之後再做的事情都已經死在時間裏了,我那黃金般卻又一文不值的大學生活要結束了。

始於一九,止於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