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長又來采購物資了!您裏麵請!”

陳大帝馬不停蹄的趕到青陽鎮之後,照例是受到了青陽鎮的裏正——也就是陳大帝所能理解的鎮長,劉順民的熱情招待。

青陽鎮的麵積不算大,但是也不算小,下麵管理著二十多個村子,鎮子也有兩百多年曆史了。

按照曆史的先後順序來說,是先有的修行宗門小陽宗,後有的凡人居所,青陽鎮。

小陽宗正是坐落在青陽鎮東南角的青陽峰山腳下。

最初,青陽鎮還隻是青陽村的時候,便是得到了小陽宗修行者的庇護,這才逐步壯大,發展成為青陽鎮。

所以一直以來,青陽鎮算是依附於小陽宗這個修行宗門才得以生存下來。

相關情況,陳大帝也從師父那裏聽說過一些。

據師父孫慎慎介紹,這世上有凡人,有武道高手,有修行者,有對應的修行宗門,同樣也有凡俗界的一些王朝勢力。

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情況下,這些角色的關係也不盡相同。

有些修行門派強大的,甚至可以以門派之力把控偌大的凡人王朝,以王朝供養宗門,奴役百姓,積累資源。

有些宗門實力孱弱的,則是反過來被一些王朝勢力把控,為王朝所用。

還有一些則是修行宗門與凡人王朝共存,相互合作,互有所取,以共同的利益關係締結所謂同盟。

或者是雙方保持中立,互不幹擾,共同生存。

從這個角度來講,小陽宗與青陽鎮明麵上所屬的大秦王朝,基本上是屬於中立關係,彼此共存,又彼此獨立,相互之間幹擾的不多。

對於大秦王朝而言,青陽鎮的老百姓踏踏實實的過日子,治安穩固,戶籍登記分明,每年賦稅也按時上繳。

屬於大秦王朝穩定的一份子,這就足夠了。

至於小陽宗這樣的修行宗門,朝廷不會去多幹涉。

雙方互有默契。

小陽宗方麵同樣也有宗規:修行者不得肆意擾民鬧事,武力傷人,幹擾朝廷行政。

再加上小陽宗的修行者們庇護青陽鎮的老百姓不受土匪迫害,猛獸侵襲,相當於間接的輔助朝廷穩固治安。

大秦王朝索性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允許小陽宗這樣的修行宗門的存在了。

而對於小陽宗這樣的修行宗門來說,百姓基礎同樣是必不可少的。

盡管宗內都是修行者,但是修為高低不盡相同,良莠不齊,那些修為高深的早已達到辟穀的境界,自然可以做到吞吐天地靈氣,不用三餐,不食五穀。

但是更多的卻是修為尚淺的年輕修行者。

他們連辟穀階段都沒有達到,比起凡人來,不過是身體更為強健,體質更為純粹,但一日三餐照樣不可缺少,渴了得喝水,餓了得吃飯,冷了還得穿衣。

這自然就少不了糧食,布料等資源的供應。

可修行者們多是追求大道,苦於修行,自然不會和農民一樣從事耕種,那就隻能靠著凡俗界的百姓們供養吃穿用度了。

當然了,修行宗門也不會白拿老百姓的物資。

一是庇護一方百姓。

二是百姓之中若是有修行的好苗子,則會被接引到宗門內修行,追求長生大道,成仙之法,這幾乎是所有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所寄予的期望。

三是會拿一些能夠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的仙草丹藥等修行界的物資,作為交換。

雙方有了利益交換,關係自然更加牢固,以此合作共存了。

但是說到底,凡人的生活艱辛困苦,和那些高高在上的修行者們,實在是有著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