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陛下嶽父這麼問。

唐寧也隻得無奈道:“陛下,水泥當然可以用來加固河堤,但是現在臨時抱佛腳絕對是來不及的,而且就在現有的河堤上用水泥加固,不會有任何作用。”

一聽此話。

趙德清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看向唐炳春,和他想的一樣,就算有水泥現在也用不了,於是接著問起:“憨子,那你說說水泥如何才能固堤?”

“若想用水泥固堤,隻能在枯水期在原有的堤壩後重新築堤。”

唐寧思索片刻說道。

以大夏朝現有的技術,現在河堤隻能是夯土壘石築成,在這上麵用水泥加固,下麵隻要被衝出一個漏洞,上麵沒有地基的水泥牆幾乎就是無根之萍,遲早隻有被衝跑的份。

他現在也弄不出來速凝劑,能讓水泥快速凝固,最好的方法隻能是在原有堤壩後,深挖地基再用水泥築成第二道防洪堤。

“看來今年隻能聽天由命了,希望今年夏汛能小一點,最好再來的晚一點兒吧。”

趙德清歎了口氣,又看向上官潯吩咐道:“上官愛卿,讓欽天監務必好好觀察星象,看看今年夏季是否有大汛,朕也會讓人按時向你們稟報江南天氣狀況。”

“臣遵旨。”

上官潯行禮應下。

“二位道長,多謝你等同上官愛卿一同向朕彙報此事,兩位想要什麼賞賜盡可說來。”

趙德清又看向還在殿中的兩位道長問道。

常景青聞言神色一喜,就聽身旁師傅大義凜然道:“回稟陛下,我道門子弟同樣是大夏子民,道門先祖同樣是心係蒼生才創建道門,如今貧道與徒弟既然發現了此等隱患,稟報天子也是分內之事,無須什麼賞賜。”

“哈哈,好!高道長無愧道門中流砥柱之名,若天下道門子弟都如道長師徒一樣,朕何愁天下不平,既然二位無須什麼賞賜,那兩位在京城的一應花費,就由朕的內務府承擔,不知二位現居於何處,若是暫且未定,朕倒是可以幫你們安排。”

趙德清大笑一聲,高聲讚揚著問道。

“陛下,高師兄和常師侄是受臣之邀來到京城,住在臣府上也是應該的,陛下知道,臣還有些家資,師兄和師侄來京城的花費,臣還負擔的起,無須讓陛下的內務府掏錢。”

上官潯上前一步說道。

“陛下,師弟說的沒錯,貧道與徒弟二人,暫居於師弟府上就好,不用勞煩陛下了。”

高姓道長也跟著附和。

眼見這師兄弟二人達成一致,趙德清也不好再說什麼答應下來:“好吧,既然上官愛卿是高道長師弟,二位道長住在上官愛卿府上朕也放心,不過二位立下這麼大功勞,朕若沒有一點表示說不過去,李德全,去取五千兩銀票來。”

“陛下……”

上官潯剛想再言,就被趙德清打斷。

“上官愛卿,有功不賞,你們讓天下人怎麼看朕?將來誰還為朝廷立功?兩位道長也勿要推辭,五千兩銀子在京城也算不上多,就當是朕的一點心意。”

趙德清看著上官潯和高姓道長師徒二人道。

“陛下,貧道和徒弟是出家人,平日有口飯食就好,也花不了什麼銀子,這五千兩銀子陛下不用給貧道和徒弟,在陛下手中顯然比在我師徒二人更能有助於需要之人,還請陛下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