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朕明白了。”昭華笑著截斷了他後頭的話,
“所以在你眼裏,先帝的顏麵是大於百姓的生計的。可當初江南水患,先帝為了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可謂是傾盡舉國之力,連自己也是縮衣節食的去傾囊相助。朕記得那時的先帝,連每日所用的膳食都縮減了大半,可見先帝愛國愛民。
朱大人如今不願讓這些遺婦離宮,是覺著會讓人對朝廷有所議論。但你私心裏,其實是很讚同朕方才將省下來的錢銀分發給窮苦百姓的決定的,是不是?”
朱大人應道:“是。”
昭華緩了緩,唇角勾起的笑意更甚,“好,既是如此,那這事兒就好辦了。先帝都不曾在乎的東西,朱大人既然這般在乎,那麼日後眾太妃、太嬪的日常開銷,朕便交由你來全權負責,也算是全了你對先帝的一片忠心。”
“這......”
“嘶......朕記得你一年的俸祿好像隻有三千八百兩。不過不打緊,朕念在你大義,故而每個月給你漲一百兩的俸祿,如此一來,你一年的俸祿就足有五千兩。那些女眷一年的開銷是一萬,故而餘下的五千兩,那就得朱大人你自個兒出了。”
朱大人聞言臉都綠了,私心裏更是咒罵不休:
他能去哪兒變出這麼些銀子來,去養後宮那些個寡婦?
見他久不言語,昭華戲謔道:
“朱大人怎麼不說話了?你方才不是還要與朕據理力爭嗎?”
昭華太了解這些朝臣了,
隻要是沒有切實妨害到他們利益的事兒,那麼他們就能滿口的家國大義,與昭華辯上三天三夜都難分勝負。
但一旦讓他們的利益切實受損了,他們可比誰都要拎得清,
這不,昭華話才說完沒多久,就聽朱大人拱手一揖道:
“陛下所言甚是,是微臣欠妥思慮。”
昭華笑意嫣然道:“既然朱大人也認同朕的做法,那這件事朕就交給你去辦。除夕之前,朕要見到所有女眷離宮歸鄉。若是還有人留在宮中,那日後她們每月的開銷,朕就從你月例中撥出來,不知朱大人意下如何?”
“臣......定不辱使命!”
打發走了這些朝臣,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後,
昭華才見雲杉含笑,緩步向她走來。
她笑,“好容易讓小福子帶你出去走走轉轉,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奴婢放心不下小姐。”
“有什麼放心不下的,我又不是小孩子,還得你日日貼身伺候著我才行?”
“管小姐說什麼呢,反正奴婢就是要跟在小姐身邊,半步也不願離開!”
如今這滿宮裏,也就隻有雲杉敢這般於昭華說些‘沒大沒小’的話了。
昭華自不惱她,而是目光不經意間落於她手中持信上,問道:
“是什麼?”
“是蒙古的來信,小姐瞧瞧。”
雲杉將書信遞於昭華,
見昭華啟開默讀其上內容時,唇角一直掛著淺淡的笑意,於是問道:
“小姐是瞧見了什麼趣事?”
昭華合上信封,緩聲道:“是其木格於如娜仁,她們說蒙古今年會是個暖冬,邀請我得空去蒙古一敘,”
她看向窗外晴好的日頭,
慵懶地伸了個懶腰,笑著說:
“年節事忙,還是等明年吧。明年開春,也是時候該出宮去,到處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