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爹死了,換來了朝廷給的一甕米和半甕麵,那是戰時最緊缺的資源,也是阿爹給予我和阿娘最厚重的愛。
人活著,總是要有精神寄托的,
從前阿娘的寄托一直都是阿爹,自從阿爹死後,阿娘便開始信佛了。
後來的日子,啟朝攻勢愈發凶猛,
隨著燭陰的節節敗退,返鄉的傷兵也越來越多,我家的百草堂變成了半個善堂,隻要是從前線回來的傷兵,阿娘都會無條件去救助他們。
那時候阿娘一日至多隻能睡上兩個時辰,熬得自己都病了也不肯歇一歇,
我勸阿娘,阿娘卻對我說:
【你爹爹為了保護咱們的國家而犧牲,阿娘身為女子無法上陣殺敵,但也不能看著自己的國家隨意被外族人踐踏。】
我看著街道上形形色色的人,
米麵鋪子摳門的大嬸開了自家的倉去接濟窮人;
青樓裏搔首弄姿的娼妓披上粗布幫著抬送傷員;
賭坊的惡霸砸了自己的招牌,丟了賭桌,將碩大的院落改成了流民避難所;
而我的母親,也已經很久都沒有問看診的病人,收過半分診金了。
我那時才明白,
原來我身邊的每個人都在用他們的方式,去熱烈地愛著自己的家國。
我也是從那時開始跟著阿娘學起了醫術,也想為自己的國家,去盡一份自己的力。
我那時常問:
【阿娘,你說這場仗我們能打贏嗎?】
阿娘說:
【一定。善人終有好報,我們燭陰的子民,骨子裏都是極善的人。】
我一直都很相信阿娘說的話,
直到我六歲的那一年,阿娘外出上山采藥,再也沒有回來。
鄰居說阿娘是不慎失足墜崖摔死的,
可我偷偷跑去看了阿娘的屍首,
那身上被劍捅出來的血窟窿,分明是在告訴我,她是被已經快要攻入國都的啟軍給殘忍殺害了。
阿娘死後我一滴眼淚都沒掉過,
我將她和阿爹的骨灰埋在了後山的土坡上,
我看著那鼓起的土包上麵開出了枯黃的花,我在想:
這世上,良善之人當真會有好報嗎?
為什麼我的阿爹保家衛國,我的阿娘積德行善,最終卻都落了個橫死的下場?
若善者終為世道所欺,而惡者卻能華衣錦服酒肉穿腸,
那我才不要當一個不得善終的好人!
啟朝的軍隊已經快要攻打到國都,眼下燭陰城已經沒有安全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