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死了,卻以一種不太光彩的方式永遠的活在了後宮眾人的心裏。
整整兩天,宮裏宮外談論的都是德妃的偽善、德妃的惡毒、德妃的變態……
雖然德妃認罪時說了和成國公府沒關係,可多多少少還是被牽連了一些,成國公辛辛苦苦打造的好名聲全完蛋了。
而德妃獨攬罪責,皇帝確實沒辦法再以同樣的罪名問責成國公,但他屁股後麵也不幹淨,皇帝讓人爆出了他在外養了個青樓女子,那女子還為他生了兩個兒子。
這波操作下來,讓人不得不懷疑,德妃隻是成國公利用的墊腳石,他真正的目的,是利用德妃後給自己的兩個兒子鋪路。
事情暴露在大眾麵前後,成國公隻得將那女子和兩個兒子接入府中,可那個女人是青樓女子,連個清白都沒有,是絕不可能做國公夫人的。
於是成國公便對外放話,要迎娶續弦,然而家中稍微顯貴一點的人家聽說了德妃的所作所為,誰還敢把姑娘嫁進來?
就算是那家中不慈愛庶女的嫡母,腦子不清醒想要搓磨庶女的,那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把庶女嫁過去啊!
這不是等著被人戳脊梁骨罵嗎?
而成國公不想兩個兒子變成庶子,就必須娶一個門當戶對的續弦,再把兩個已經十五六歲的孩子記在正妻名下,讓那青樓女子做妾。
誰家姑娘瘋了?
又不是自己不能生,跑去給兩個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孩子當後娘。
燃燒自己成全別人是不是?
不過成國公府的混亂都是後話了,原本薑昕玥的封後大典馬上就要舉行的,但宮裏發生了這麼多事,不止皇帝忙不開手腳,薑昕玥同樣也跟忙。
那麼多被德妃傷害過的嬪妃都要安撫,不然前朝動蕩,影響民生。
德妃在位十幾年,排有多少人曾遭她迫害,總要拿個章程出來,不能讓他們覺得,地位低下的人受了冤屈就沒人管。
宮中主子能有多少?
太監宮女就占了一大半,若是他們怨氣衝天,不謀反就算好了,還想他們靜下心來伺候?
人一旦生了怨氣,發瘋都是遲早的事。
早年間還不是沈家天下的時候,不是出過一個亡國皇帝,就是因為縱容寵妃虐殺宮人,最後被身邊的太監聯合殺害,割下了頭顱掛在宮門口嗎?
還有三皇子,在親自服侍自己的母妃上路後,便求著薑昕玥,把他發配到奉先殿為皇後、為先太子和二皇子,以及他那些沒來得及出生,或者夭折的弟弟妹妹祈福。
他好像一夜之間就長大了,眸子裏褪去了孩童的稚嫩,死氣沉沉的,再也沒有了光亮。
薑昕玥不可能把宮裏所有的孩子都養在名下,更何況三皇子很早以前就說過,不想被禁錮在華麗的皇宮裏,他的理想是像謝畫師一樣,走遍這天下所有的名川大海,江河湖泊,領略大燕風光。
況且,三皇子繼續留在宮裏,才是最危險的。
那些因為德妃而失去孩子的嬪妃們可不會可憐自己仇人的兒子。
薑昕玥隻能請示了皇帝,在皇帝同意之後,才帶著四皇子和六皇子一起,將三皇子送到了奉先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