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名妓書生也相戀【四】(1 / 2)

自古以來青樓女子動情不易,但一旦動情,便如飛蛾撲火一般奮不顧身。或者,她們是在賭,賭自己是否有這樣的命,脫離這苦海。

周令撲向的那團火,叫宋玉成。他們詩詞酬唱,互相引為知音。

如十一所言,自古俠女出風塵。周令讓貼身丫鬟小英將自己的私房錢帶給宋玉成,當知道情郎哪怕衣衫襤褸食不果腹還依然對自己念念不忘時,周令更加堅信宋玉成絕對是自己可以托付終身的好男人。

周令能與京城第一名妓蔡淩霜並稱為南周北蔡,憑的不僅僅是她那美麗的歌喉,重要的是她為人仗義,對坊間姐妹頗多照顧。隔雲樓裏姐妹不少,真正敢拍著胸脯說沒受過周姐姐幫助的有幾個?

所以,周令有難,姐妹們大多願意幫助一把。而且她們也多多少少希望自己在日後遇到良人之後,也可以有別的姐妹出手相助。淪落風塵的女子,誰也不容易,能幫就幫唄。

在一眾姐妹的幫助下,周令傳話給宋公子,表示隻要他肯接納,便自贖其身,隨君遠去,天涯海角,誓與君同。

宋玉成熱淚盈眶,指天發誓,說定以正妻之禮娶周令過門,才不負佳人如斯情深。

——當然,宋玉成的真實想法是怎樣的,除了他沒人知道。不過一個男人在最落魄的時候,還有佳人不顧一切願意追隨的,一般人都不會拒絕。——除了傻子和聖人。

宋玉成不是傻子,但也絕不是聖人。

周令入行多年,已過了雙十年華。初時不懂事,後來自己也攢了不少私房。但她平時仗義,她的錢很多用來接濟姐妹,是以存下來的並不多,遠遠不夠給她贖身。她好歹是隔雲樓的頂梁柱,即便是年紀漸長,但聲名猶在,宋媽媽不會隨意放她離開的。

然而,周令畢竟是周令。聽聞她要典當首飾,自贖其身,受她恩惠的小姐妹都站了出來,對宋媽媽苦苦哀求。

青樓女子哪個沒有一段辛酸往事?沒有人一生下來便自甘墮落。宋媽媽年輕時候也是良家子,父親犯事被沒入教坊,充為官妓。她也曾抗爭過,但最終還是認命了。迎來送往,將笑和淚都藏在肚子裏。年老色衰無人問津時,她拿了自己的私房重操舊業,開了這隔雲樓。

宋媽媽的確同情這些跟她身世差不多的女子,可是同情不能當飯吃,隔雲樓還要開下去,生意還要做下去。在整個隔雲樓的請求下,宋媽媽終於鬆了口:“隻要你能籌到二百兩銀子,我就把你的賣身契還給你。二百兩,不能再少了。”

周令手頭隻有一百多兩,變賣首飾字畫以後,也堪堪隻夠贖身。她不在乎這些,隻要能脫了這苦海,跟著宋郎哪怕是每天吃糠咽菜她都願意。

她的一群好姐妹紛紛出手,將自己的私房錢贈給她,甚至還替小英贖了身,怕周令離了熟悉的小英生活不便。

周令哽咽:“周令何德何能,能得眾姐妹如此相待?”

同樣小有名氣的謝婉答道:“周姐姐對我們的恩惠,自不必提。單說周姐姐如今能離了這苦海去,我們這些姐妹都歡喜得很。這火坑,能走一個是一個。以後姐姐跟姐夫過得好,我們這些姐妹心裏也高興。”

謝婉說出了眾多女子的心聲,這種鬼地方,能走一個是一個。青樓女子能被人真心相待不容易。而且宋公子願意以正妻之禮相迎,更是她們連做夢都不敢奢求的。現在好人緣的周令可以離開,誰都不會袖手旁觀。

周令拜謝過宋媽媽和坊間姐妹,又到南京其他行院去跟相熟的姐妹告辭。帶著所有姐妹的祝福和贈銀,她在小英的幫助下,在城外的破廟裏找到了宋玉成。

宋玉成來南京是為了收賬,然而得來的錢盡數花在了周令身上。書生不通俗務,花錢大手大腳,被趕出去賒粥度日時方知金錢的珍貴。

周令一心來投奔她的宋郎,學習著做一個賢妻。她本也是個出手散漫的,便將姐妹贈銀的事情毫不隱瞞地說與宋玉成聽,並把那近二百兩銀子給了宋玉成保管。她敬重愛慕她的宋郎,把他放在了心尖尖上,處處以他為天。她以為世間女子都是這樣,夫婿的意思半點違拗不得。

宋玉成手上有了錢,立即帶著周令回老家。在南京經曆了人情冷暖,他才知曉,離了宋家,誰認得他這個宋公子?以前是沒有盤纏,不得不逗留;現下有了銀錢,自然要趕緊回還才是。

周令自幼在南京長大,雖然豔名遠播,卻是從未離開過南京城。然而她既然決定跟隨著宋公子,也隻有跟著他回去。

常言道,醜媳婦也要見公婆。周令不是醜媳婦,可是她比世間所有相貌醜陋的婦人更怕見到公婆。女人最重貞潔,宋郎不嫌棄她的出身,不代表公公婆婆也能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