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倒了兩碗酒,一碗推到秦小非跟前,自己徑直端起另一碗酒,向秦小非示意了下,然後一飲而盡。

果然是爽朗之人,秦小非見狀也端起碗一飲而盡。酒入腹中。秦小非感覺並不辛辣,入口醇和,感覺度數應該很低,這可比現代的酒好喝多了。不禁咂咂嘴道:“好酒!”

李白見秦小非一飲而盡,笑著說道:“小兄弟也是個爽快人,我叫李白,不知小兄弟如何稱呼?”

秦小非說道:“我叫秦小非,您比我年長,叫我小非就好了。”

“我著實年長你不少。就叫你一聲小友吧,冒昧問一句,小友是何方人士,不像是大唐本土人,我還沒見過小友這種新奇的發型呢。”李白望著秦小非好奇的問道。

秦小非心裏苦笑,想著該來的還是不可避免。嘴裏自然說出早已想好的借口:“太白兄,我的故鄉在大唐邊界與外邦接壤處,習俗開放,沒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說法,全憑個人喜好。那裏可是各種奇裝異服,我這發型不值一提,哈哈!”

“小友不必拘謹,長安這裏也是包容開放的很嘞,我就好奇問下,哈哈,喝酒!”李白端起酒碗又是一飲而盡。

秦小非亦一飲而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秦小非憑借著紮實的文學功底與李白相談甚歡,讓李白不禁覺得相見恨晚。

“啊”,驚叫聲響起,隻見一夥約摸二十人的持刀匪寇直奔茶鋪而來。見人就砍,秦小非皺了皺眉頭,似乎對方直奔自己方向而來。李白亦是皺了皺眉頭,徑直站起身來,怒斥道:“何方賊寇,天子腳下,光天化日,竟敢行凶!”

隻見那夥賊人竟沒有絲毫回應,徑直衝向秦小非和李白。李白轉身向小廝說道:“拿劍來!”

小廝猶豫道:“大人,還是先行離開吧,大可讓官兵來…”

“哼,休要胡言亂語,我輩讀書人,路遇不平當拔刀相助。你讓我眼睜睜看著賊人濫殺無辜嗎?”

小廝臉色有些尷尬的從背後取出一把劍交給李白,秦小非這才注意到原來李白的小廝竟然身後一直背著一把配劍。

李白手握劍向前跨步而出,同時一道聲音傳來,小友勿慌,李白去也!劍鞘出,一道雪白劍光跟隨李白衝入了匪寇之中,隻見一撥一刺間已是一個賊人倒下。李白身姿飄然,靈活的在一群賊人之中輾轉挪騰,一柄劍宛如遊龍,靈活的收割著賊人的性命。

秦小非本來準備上前幫忙,見此情形不由得敬佩李白的風采,好一個詩仙李白,劍術也如此高超。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李白竟在數十人圍攻之中還有心情吟詩。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

“身與名!”隨著李白話語落地,一眾賊寇被悉數斬殺。白衣粘血,李白持劍而返。抱拳道:“今日這酒怕是喝不成了,小友雖然年輕,我卻一見如故,今日未能與小友喝個痛快,實在遺憾,他日再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