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鳶不是第一次接觸這樣的事情,衛麒和衛麟對這個活有些生疏,畢竟這麼多年,因為衛夫人一直不在京城,所以衛家根本沒有舉辦過宴會。
以往他們都是收請帖的人,如今成了寫請帖的人。
將節禮和請帖一起送到各家後,衛夫人就開始讓人準備宴會的一些事情。
衛家的中秋家宴可以簡單一些,但衛家這麼多年沒有舉辦宴會,這她回來後的第一次宴會,一定要辦好才行。
不僅如此,她還新裁了衣服,府中的大小主子都做了不少,府裏的繡娘都不夠用了,隻能讓她們加班加點的趕製。
要知道每一場宴會都得準備至少三套衣服,衛夫人這一次可是要參加不少場呢。
衛家這邊風風火火地準備中秋之後的宴會,那邊的太子洛晉熙也沒有閑著。
中秋宮中也有宴會,不過這是由後宮的娘娘負責,與他沒有什麼關係。
但皇帝會在這樣的時節賞賜一些東西給這些臣子,往年都是依照舊例,今年皇帝不想管了,就將這個事情交給了太子,讓他負責。
雖然這樣的事情他做過許多次,但他並不能表現出來。在依照往年的舊例酌情刪改了一些後,他就將那冊子拿給皇帝看,征詢他的意見。
皇帝看的很細致,至少比往年都要細致。往年這樣的事情也都是底下人擬好之後,他看一眼就批複下去。
今年不一樣,今年他將這件事情交給太子,這也是太子第一次做這種事情,那必須詳細的看一看,以免出現任何紕漏,讓群臣非議太子。
“這家可以再增添一些。”皇帝指著其中一家的名字,這幾日這家立了個不大不小的功勞,還是應該多賞賜一些,彰顯上位者的仁德。
“兒臣知道了。”太子很是謙虛地說。
“這家的就不用送了吧。”皇帝又指了另外一家,“他們家中犯了大錯,如果要再發下些賞賜的話,朕怕其他人以為他們家又要起複了。”
“父皇您真厲害。”太子誇的很真心。
“你啊,為君者需要考慮的很多,你要學的還有很多呢!”
“那就勞煩父皇慢慢教兒臣,兒臣愚笨,要是沒有父皇在後麵撐腰,哪裏能夠安心呢。”
太子的話聽得皇帝很是開心,他能夠聽出來自家兒子所說的話,是真心的,這個位置每一個皇子都想要,但太子卻把自己看得比皇位更重,這又怎麼能不讓他感動呢?
太子是個孝順的孩子,但他的年紀也太小了,還需要很多年的教導與磨練,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
他會努力將太子教成一個合格的帝王的。
最近皇帝一直將太子帶在身邊,還給他分了些人物,更是將讀奏折和批紅的事情交給了他。
不過太子也就隻有寫字的資格,沒有批複的資格。每一次都是他將奏折讀完後,皇帝給出意見,他再將皇帝的批語寫在奏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