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市這邊的一半稅收將西北軍養的膘肥馬壯,甚至這些稅收這兩年還多過了西北軍的軍費。
西北軍這邊也沒有將這些多餘的經費留下,而是將稅收重新算過,隻拿西北軍所需要的軍費。
互市這邊的稅收出乎了所有朝中大臣的預期,除了這些,太子還查抄了一批貪腐的大臣的家裏,獲得了許多贓物,這些贓物直接填滿了國庫。
皇帝如今已經不怎麼管事了,將朝中大事都交給了太子,自己則是沉醉於含飴弄孫。
明明太子的嫡子才三歲,但他卻能夠和他玩一整天。
太子妃在成婚之後就接管了宮務,對於孩子也沒辦法照顧的很是精心,將孩子交給皇帝,她也很是放心。
太子妃也分給蘇明珠一些宮務,蘇明珠想要推辭,畢竟她的事情還挺多的,覺得這些宮務繁雜而浪費時間。
不過太子妃勸住了她:“這些宮務你可以交給身邊的嬤嬤處理,到時候你看看冊子聽聽回話就行。你掌管了一些宮務,那些人才會重視你。”
至於太子妃說的那些人是誰,蘇明珠知道是誰,不過是那些勢利眼的奴才和那些自詡是長輩的宮妃而已。
太子妃這樣做的確是為了自己著想,蘇明珠也就沒有再拒絕了,她身邊有個很有能力的嬤嬤,不過這個人是太子的人。
蘇明珠是很清楚這個嬤嬤的身份,也很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都瞞不過太子,但她也不怎麼在意。
有這樣一個人在身邊,其他人想要陷害她就沒有那麼容易了。總體來說,留下這個嬤嬤,利大於弊!
“那就多謝太子妃了!”這個太子妃真的是一個很是端莊賢惠的大婦,就連她都沒辦法找出太子妃的缺點。
如果說蘇明珠將太子當成自己的老板,那太子妃就是將太子當成是需要效忠的主公。
對老板可能還不會掏心掏肺,但對於信任重用自己的主公卻是很盡心盡力。
沒錯,太子妃對於太子也沒有愛意,這是蘇明珠無意中發現的。原來這個東宮之中聰明人不止自己一個,知道男人不靠譜,所以不會交托出自己的真心。
發現太子妃對太子的感情之後,她又觀察起了東宮裏的其他人,卻發現除了幾位不怎麼受寵的侍妾外,大家好像都對於太子沒有愛意。
至於那些侍妾,也不過是將太子當成了自己的天,是自己依附的對象,這才將滿腔情思交托於太子。
發覺了這些之後,蘇明珠感覺到自己被那些宮鬥劇給騙了,畢竟宮鬥劇裏好多人都是喜歡皇帝的,特別是女主在最開始也是喜歡的,後麵才會改變心意,開始重視權勢。
但當蘇明珠真正處在這個位置的時候,她才發現,說什麼愛不愛的,大家愛的其實都是太子或者皇帝所代表的權勢,愛的是太子和皇帝能夠給她們家族帶來的榮耀。
她自己不就是如此嗎?在她沒有嫁給太子之前,不也是被灌輸了許多為了家族的洗腦包。
不過這倒是與後世的那種“扶弟魔”完全不同,這個世界講究宗族,講究家族榮耀。
女方出嫁的時候,娘家給的嫁妝足以讓女兒在婆家用一輩子,衣食住行無所不包,這讓女方可以很肯定地說,沒有花婆家一分錢。
而女方的家族也是她在婆家的底氣,這是真正的為女兒撐腰,就算是他們擔心,不敢得罪女兒婆家,還有家族中的其他人,他們也不會放任他們這麼做。
一個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所以宗族雖然弊端很多,但能夠存在那麼多年還是有優點的。
被這樣教導的女子,又怎麼可能真的有幾個戀愛腦。
當然了,那些被寵壞了的又另當別論。
就像那位齊王側妃,不就是個為了愛情坑了自己家族的“戀愛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