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於烈抱起她,坐在靠座上,蘇清梨見旁邊放著一摞書本,拿起一本《史記》翻看兩頁,
“怎麼這麼多書?
“我買來送人的。”
“送人?誰啊?你要帶我去哪兒?”
“去見我少年時的一位恩師,陶悠然,他現如今在臨州冠縣的一個鄉下隱居,
來到臨州後,一直想見見他,不知道他如今過的怎麼樣?”
“他曾是帝師嗎?”
“不是。”淳於烈慢慢道來,“我十四歲那年,他曾在上京的靈山書院教過書,我路過那裏時,聽他講過一堂課,大受啟發,
後來,每次我出宮都會去找他聽課,見過幾次熟悉以後,他也專為我授過課,我想讓他進國子監教書,他拒絕了,
他說隻想自由自在的教書,進了國子監便身不由已,後來我再去找他,他隻留下一封信就返回鄉下,
我曾派人去找過他,他在鄉下教書,跟著他讀書的學生都是窮苦人家念不起書的孩子,他不收束脩,免費教書,甚至自掏腰包為學生買書,
我曾給他送去銀兩,他全部都退回來,我隻好把銀兩全換成書本和筆墨,再送給他,他收下了,
他說,替農戶人家的孩子們收下這些東西,他們真的很需要書本,這次來看他,我又特意去買一些書本和筆墨送他。”
馬車進入村子,村口大樹下玩鬧的幾個小孩好奇的跟著馬車,挽秋跳下馬車問路,小孩子們被她懷裏的貓兒吸引目光,
“小孩,都過來,我問你們,可知陶舉人住在何處?”
小孩們都蹦噠著叫起來,“我知道,我知道,陶舉人在私塾教書。”
“對,我哥哥也在私塾念書,等我長大了,也要進私塾念書。”
挽秋麵容慈祥的笑起來,“那你們可以帶我們去學堂嗎?我給你們分好吃的糖。”
“好!”小孩們揚起天真燦爛的笑臉往前跑,“大姐姐,你們跟我們來,我們給你們帶路。”
挽秋坐上車架,“走吧!”安公公輕甩一下馬鞭,馬兒慢悠悠的跑起來,跟著一群小孩來到村裏唯一的一座私塾,
說是私塾,其實就是村裏人空出來兩間土屋子,一間屋子用來教書,另一間屋子給先生住,
停下馬車,挽秋和安公公跳下車架,“主子,我們到了。”
淳於烈從馬車上下來,轉身扶下蘇清梨,蘇清梨望著眼前破舊的私塾,聽著屋裏傳來朗朗讀書聲,
陶悠然注意到院子外的馬車,吩咐孩子們繼續讀書,來到院子,見到淳於烈,陶悠然愣了半響,
“您是……”
陶悠然掀起衣䙓,想下跪磕頭,淳於烈快走幾步把人扶起來,
“先生近來可好?”
陶悠然握緊他的手,激動的眼眶泛紅,“好,我過的很好,您呢,身體怎麼樣?”
“我也很好,先生莫牽掛。”淳於烈扶著他,陶悠然已至古稀之年,依然在教書育人,讓他很是佩服,
陶悠然欣慰的看著他,
“好,好,你要保重身體,不要太過勞累,勞逸結合才是。”
淳於烈點點頭,回頭牽過蘇清梨的手,向老先生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