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城——不,現在應該叫首爾了……在我看來和沈陽沒什麼區別,隻是街上的招牌寫的都是韓文罷了。每個人也都是黃皮膚黑頭發,如果不開口,真能把他鄉認故鄉。
我一直以為自己的韓語不錯,在沈陽市接待的韓國客人也不算少,個個誇我扔到韓國人堆裏也能以假亂真。哪想到那是人家跟我客氣,逗我玩呢。一下飛機,我本打算先奔公司辦事處,和出租車司機連說帶比畫半天,那位小鼻子小眼的胖大叔也沒明白我是什麼意思,氣得我說起了中國話:“老大,你是不是韓國人啊?”他睜著無辜的小眼睛,一臉茫然。好在緊急關頭,我想起認字的好處,趕緊從包裏拿出紙筆,把地址一筆一畫地寫上去,才解決了我跨出國門的第一個難題。
一路上,他好脾氣地微笑,用最慢的語速和我交流:“你是外國人吧?”
“是。”
“你第一次到韓國來?”
“是。”
“你覺得這裏好不好啊?”
(老大,我下了飛機就鑽進車裏,好不好的我怎麼知道?)
“好。”
“有機會多走走,我們大韓民國漂亮極了,你在別的地方看不到這樣美的景色。就說我的家鄉仁川……”
我忍住打哈欠的衝動,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一北京的哥跟我神侃呢。看來這也算是世界大同,隻要是開出租車的,就沒有不愛說話的。
好在公司辦事處不算遠,在他聊到韓國優秀的曆史文化,豐富的地域出產和淳樸的人民的時候,我看見了熟悉的中國字,心裏油然而生一種民族自豪感。看吧,紅旗插遍地球,哪都有咱的同誌。
“謝謝。有機會請你到中國去,看看什麼才叫地大物博人口眾多。”
我用盡量標準的韓語說了最後一句話,留下目瞪口呆的司機,一溜煙地衝進根據地。
為什麼一踏上這片陌生的土地,迎接我的就是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呢?本還盤算著根據地的同誌為我接風時,怎麼跟人客氣之後再大吃一頓,沒想到他們歸心似箭,劈裏啪啦做了一大串工作交接後,就用風的速度消失在我眼前。
我真的想大哭一場!平靜,平靜下來,衝動是魔鬼,世界如此美妙,我不能太急躁。先看看我擁有了什麼:一串鑰匙,辦公室,宿舍,保險櫃,還有一輛豐田(不是說韓國沒有日本車嗎?不過現在沒時間管這個),一大本材料,未來三個月的發展計劃,公司高層會議記錄。原辦事處職工走的時候和我說,公司就想在這設個點,當作門麵。其實一年到頭也沒幾個國內團,現在有錢人直接奔歐洲,有品位還沒什麼錢的人就到湘西,勞苦大眾不出省,想來的哈韓小鬼都沒有錢,有錢的都不願意來,韓國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地方。不像2002年的時候,趕上個世界杯,中國隊出線,韓國大街上跑了一小半中國人。虧得我們自己還有個韓國周,到時候把那些韓國人往沈陽一送,一年的任務就算基本完成。
最後,他話頭一轉:“我聽說上麵準備縮減開支,韓國辦事處就留你一個工作人員。不過你也不用擔心,有團來的時候,你可以找這裏的旅行社,他們會安排一切,收費低廉。”
可我能不擔心嗎?!人生地不熟,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光靠一個電話本就要搞定一切,你以為我是齊天大聖啊?
埋怨夠了,牢騷發完了,該做的還得做。宿舍就在辦事處樓上,80平方米的寬敞大屋,家具家電俱全,比我在國內住得好多了,多少也算是安慰吧。
我坐在新鋪好的床單上發呆,這就算出國,就算我的人生又揭開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