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大地,地廣物博,在我國黔省一個小鎮上,有一間棺材鋪,棺材鋪位於小鎮西邊,小鎮村民稱它為“西街棺材鋪”。
棺材鋪雖然不大,可卻很出名,在整個縣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經營這家鋪子的是個年輕人,年紀在十七八歲左右。
和往常一樣,棺材鋪門前的街道人來人往,很是熱鬧,周邊商店的生意更是異常的紅火。
“小辰,你回來了啊?怎麼樣,高考還算順利吧?”
說話的是一名中年男子,名叫林大海,他也住在西街,在西街開了一家小超市,他口中的小辰,正是村民們熟知的西街棺材鋪老板—張北辰。
“哎,別說了,我大伯說得對,我就不是讀書的命。”
“別氣餒啊,明年肯定能考上。”
“林叔,你就別開玩笑了,我都複讀兩年了,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說完張北辰繼續說道。
“我決定不讀了,以後就老老實實賣棺材了。”
“這樣也好,不過你還是得跟你大伯說一下,省得他又追著你打。”
說完林大海似笑非笑的看著張北辰。
聽了林大海的話,張北辰打了個冷顫,一想到自己的大伯,他不禁感覺後背一陣發涼。
“林叔,你可別告訴我大伯啊,要是讓他知道我今年還是沒考上大學,他非扒了我的皮不可。”
聞言林大海笑著說道。
“這個還用我說嘛,你大伯的本事你又不是不知道,他隻要掐掐指頭,就知道你小子有沒有考上。”
“也是啊,看來這頓打是逃不掉了。”
說完張北辰無奈的歎了口氣,自己的大伯什麼本事,沒人比他更清楚,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家庭瑣事,就沒有他起一個“壇”不知道的事,方圓百裏的人更是稱他為“張半仙”。
“你也別糾結了,趕快去把鋪子的門打開吧,今天我看好多人過來買東西,你沒在我就叫他們下午過來。”
“嗯,那我先過去了啊~林叔。”
說完張北辰拿了一瓶水便往超市門口走去。
張北辰離開後,林大海看著他的背影自言自語道。
“真是搞不懂張半仙,小辰有這麼大的本事,還讀什麼書嘛?看“一棺地”都是好幾千,這不比讀書安逸嗎?浪費時間。”
……
沒一會兒,張北辰便來到了棺材鋪門口,他掏出鑰匙把門打開,隨後把“營業中”的牌子掛在了門口。
張北辰剛把牌子掛好,一名和他差不多大的女孩便走進了棺材鋪。
“美女,需要買點什麼?”
“我要買些封好的“包””。
“包”是一種燒紙,裏麵包的是普通的“黃紙”,外麵包裹著的是類似於快遞填寫地址的一張紙,上麵有許多信息需要填寫,隻有把這些信息按要求填寫完才能給逝者燒過去。
這種“包”一般隻用於七月十五的鬼節和逝者出殯的前一天晚上“開路”的時候才會燒,平時很少用到,而每到七月十五前幾天,親人都會給逝者準備好“包”,並且提前寫好,到了七月十五晚上再給逝者燒過去,這在民間被稱為“燒包”。
見女孩要買封好的“包”,張北辰疑惑的看著她說道。
“你一個女孩子買“包”燒給誰?”
張北辰之所以疑惑,那是因為他是第一次見有女孩來買“包”的。
“燒給我爺爺。”
“燒給你爺爺,不應該是你爸來買嗎?”
“我爸在外地,回不來,所以就我來買了。”
“哦,那你需要買多少?”
聞言女孩尷尬的看著張北辰,隨後說道。
“我不知道買多少,我奶奶說你會給我配齊的。”
見狀張北辰白了她一眼,隨後便轉身開給她準備她要的東西。
沒多久張北辰便把所有東西拿到她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