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前腳剛走,後腳沈大班一個電話直接打給了包船王,想要打聽這位林小姐的底細。

包船王雖然是彙豐的董事會一員,卻更重視自己的家業,一想到林珍娜那強大的後台,十句話有九句都是在打太極。

要不是沈大班用林珍娜那句用了環球集團的船,以為被黑吃黑了套話,包船王根本不會鬆口。

但即便如此,包船王也隻是反複跟沈大班囑咐絕對不能得罪她,要辦什麼業務盡量滿足,最好是派個辦事能力強脾氣又好的業務員給她專門服務。

沈大班人精一樣,話說到這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這位林小姐肯定跟包船王早就認識,而且對她的脾氣也非常了解,甚至兩人還有必須保持友好關係的業務聯係,所以才會囑咐這麼多。

掛斷電話後,包船王也有些心緒複雜,小姑娘當初跟自己侃侃而談的樣子仿佛就在眼前,可今天卻一躍成為銀行A級客戶,還有一大堆金條存在保險櫃裏。

名下公司聽著不怎麼樣,但手裏的黃金和現金流著實讓人羨慕。

要知道包船王自從吃下九龍倉,海龍王上了岸可就沒有在海上那呼風喚雨的能力了,海港城的建設,再加上怡和的不死心,讓他經常力不從心。

好在林珍娜先前指了條明路,那就是炒石油,林珍娜抄底摟了一筆就跑了,但包船王有環球集團這個天然優勢,還在繼續炒,這兩年海港城幾乎全是靠著炒石油賺的錢在撐著。

可怡和始終沒有放棄奪回九龍倉,和做空九龍倉的想法,眼下九龍倉看似還是那塊肥肉,卻燙嘴的很。

包船王想要獨吞這塊肥肉的心未改,隻是不知道該如何破局。

此時的林珍娜,已經登上了前往日不落的飛機。

話說這個時代的飛機,已經已經有了商務艙和經濟艙的分別,那一張小小的簾子,把前後兩個空間完美的隔成了兩個不同生活方式的空間。

1936年,美聯航第一個將廚房搬上了飛機。

在此之前,所有的飛機餐基本上都是簡單的三明治,或是果汁,也有飛機在中轉經停時,讓旅客自己下飛機在附近用餐的做法。

後來發展成為批量裝載冷凍食品,由飛行人員分裝加熱再發放給乘客的的做法,還推動了使用分割托盤的方式對食物進行盛裝,也就是後來Seven Eleven速食便當那種一次性餐盒,當時這種盤子叫做Sky plate,天盤。

這種中央廚房製作的再加熱預製菜,在後世看來是低劣飲食,不健康飲食的代表,但在當時這可是代表高效率、高科技、有營養的時尚飲食。

真正讓飛機餐徹底走向商業化,和區別化的契機,是源自噴氣式飛機投入民航使用。

民用航空迎來了輝煌時代,也迎來了高精尖收入人群對遠行旅程的精致追求,一場通過飛機餐開始的頭等艙內卷站正式開始。

純銀的咖啡壺,手衝的藍山咖啡,雪白的桌布,雕花精致的瓷器,全套的銀質餐具,這些高檔西餐廳的標配,都被搬上了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