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陸上的局勢變化外,海外也有很多事情發生。

其中之一便是呂宋島的情況。

經過將近兩年的戰鬥和征服,吳應麒已經幾乎完全掌控了呂宋島。

他通過戰爭消滅了弱小的勢力,並將它們吞並到自己的統治之下。

對於較大的勢力,一開始他采取了拉攏策略,甚至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協以確保他們的支持。

這樣一來,他成功地贏得了大部分勢力的忠誠。

如今,吳應麒的勢力範圍已經占據了呂宋島的三分之一。

盡管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大,但剩下的三分之二則被眾多大小不一的勢力瓜分。

因此,吳應麒實際上成為了呂宋島上最強大的力量。

其他勢力都不敢輕易挑戰他的權威,否則就會麵臨被他出兵剿滅的風險。

此外,海外的另一件大事令吳用感到非常滿意。

那就是耿精忠代表大周與東印度公司簽署了一係列重要的貿易協議。

這些協議將允許大周的所有商品進入全球市場,這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成就。

與此對等的,東印度公司的貨物也能夠順利地進入到大周國內。

不過,需要明確的是,像鴉片這樣的違禁品絕對不可能進入大周境內,隻有那些符合規定、正常的貨物才可以。

因此,可以說,大周的貿易從這一時刻起正式與世界接軌。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周百姓將逐漸了解到他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這對於大周來說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倭寇國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焦點。

耿精忠向東印度公司做出承諾,表示如果東印度公司的戰船前往征伐倭寇國,那麼大周所掌控的海域將不會加以阻攔,並且還將提供必要的後勤保障。

如此一來,東印度公司對倭寇的征伐行動已被提上日程。

而對於這場戰爭的起因,東印度公司宣稱倭寇盜走了其公司的鴉片,要求倭寇國給予賠償,否則將引發戰爭。

這一天陽光明媚,微風拂麵,江南造船廠內一片繁忙景象。

工匠們正緊張地忙碌著,為即將到來的實驗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他們要測試一艘由鋼鐵製成的小船是否能夠在水上航行。

這艘小船外觀精致,通體由鋼鐵打造而成,線條流暢,充滿科技感。

隨著一聲令下,鋼鐵小船沿著滑道緩緩滑入長江水域。

江水迅速淹沒了小船的底部,但它並沒有沉沒,反而穩穩地漂浮在水麵上。

然而,當人們以為一切進展順利時,卻發現小船內部開始進水。水漸漸沒過了船頭,最後整艘船都沉入了江底。

\"陛下,臣死罪啊!\" 隻見一位工部官員臉色蒼白,顫抖著雙腿跪在吳用麵前請罪。

他是負責打造鋼鐵戰船的負責人,此次試驗失敗讓他感到無比羞愧和自責。

吳用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那艘沉沒的鋼鐵小船,從入水到徹底沉沒江底,他一直在仔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