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煦(1 / 2)

青煦山城中,五更聲始斷。

宿雨不歇,細細柔柔飄在古城上方。

更夫帶著雨笠,行在浸濕的街道上。

青磚鋪路,青苔沿著縫隙而生,更夫一時不慎腳踩進一處水窪,濺出不大不小的水花。

水花之聲剛起便傳出巨大轟鳴。

更夫驚魂不定,隻覺腳下大地一震,優雅飄落的雨也隨之一急。

震動很快停歇,更夫手中的竹梆子和鑼都掉在地上,發出清脆之聲。

家家戶戶門外的燈籠還有更夫手中的燈籠都還在晃動。

犬吠雞鳴,大街上的人家都亮起一盞盞燈。

一時間,整個青煦城燈火通明。

人聲從起初的細細小小變得鼎沸。

披衣而起的人推開屋門,集聚在大街之上。

雨停了,潮土味灌鼻而來,隻濃不減。

更夫驚魂甫定,緩緩抬頭,遠處霧氣退散,瞧見青煦山的一個大致輪廓。

隻是此時山的輪廓略顯怪異。

久居青煦城的人都有這種感覺。

更夫聽見一陣整齊的馬蹄聲,轉頭望去,看到兩列官兵舉著火把騎馬疾馳,大喊著:“讓開!”

街上之人紛紛閃入兩側。

第二日青煦山塌了半邊,埋了腳下一個村子的消息不脛而走,同時還伴隨著一個驚天秘聞公諸於世。

夙朝古墓大門在塌陷之中顯露出來。

旭日初升,小販挑著扁擔行至一茶樓前,說書先生正繪聲繪色地講著昨日的驚天秘聞。

地下看客攢動,說書先生一挑眉,打開一張折扇,笑著背靠起太師椅,不講了。

小廝見狀,瞬間心領神會,拿出一圓缽,讓看客打賞。

盆滿缽滿之際,說書先生又講起了昨夜之事。

五更天,山中霧氣不退,眾人酣睡之際,天崩地裂,亂石如雨而下,砸爛了山腳下葛村的窩棚和房屋,牲畜狂叫,山中鳥鳴不絕,村中之人披衣而起,火把還未點燃,一個村子便被一陣泥石席卷淹沒。

縣令帶人趕到,石沙已與房頂齊平,隻剩下一個牌坊,在黃沙之中露出一個頂端。

縣衙眾人下馬,舉著火把,不敢上前。

遠遠望去,山高摩天,似滔天巨浪壓迫而來。

此時,宿雨已停,天光緩緩泄下,青煦山籠罩著巨大陰影,巨山奔瀉而下的泥石宛若天門打開之際,向人間放下的一道橋。

石沙經雨易塌陷,故而官府設防,一月不許經人。

但坊間早已傳開,那坍塌之處露出一所洞門,是夙朝古墓的墓門。

有樵夫在山下古林看到一地珠寶,拿給懂行之人一瞧,確為夙朝舊物,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價值連城。

這引得一眾土夫子聚集。

官府嚴防死守,卻架不住土夫子們中的奇人,他們在坍塌下來的黃沙泥石之上,摸索出一條安全抵到山上墓門之路。

此後不久,聞風而至古林的人不在少數,珠寶早已拾空,再難尋覓。

但有人不死心,依舊尋找,卻發現土中滲出血來,詭異之至。

官府便封了古林。

南風又起,清涼的山間橫生一道枯黃色,黃沙之上寸草不生,與兩側葳蕤之景猶如楚河漢界。

坊間傳聞的古墓入口近在眼前,入口處整齊的站著十數人。

為首的男子烏發高束,一絲不苟。

姬淮身著玄色窄袖束腰長衫,衣繡流雲白鶴銀紋,栩栩如生,腰配長劍,如青鬆挺拔站立。

他麵若冠玉,眉若冠峰,眼映此間黃沙。

“大人,新來的那批土夫子已盡數斬殺。”

下屬來報。

姬淮微微頷首,聲線清冷,“讓你去查青煦山近一兩月來出現的江湖高手都有誰,查到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