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附近的客人吃過後,覺得好,帶了一份回去給妻女。
顧瑾擔心冷掉的鍋貼會吃壞肚子,便教了客人回去用油重新煎過再吃。
沒想到,家裏挑食的孩子將帶回家的十隻鍋貼一口氣吃了6隻,還央著爹爹明天再買。
當爹娘的哪有不疼孩子的。第二日,那客人又來了,一進店就指名要買鍋貼。
客堂間裏其他耳朵尖的客人聽說了這個新名詞,表示也要嚐嚐。
於是,一個二個的都愛上了。
那挑食的孩子吃了好吃的,還去學堂裏炫耀。將鍋貼形容的此物隻應天上有一般。
惹得其他小毛孩子口水淌了一地,回家紛紛表示要去雲來客棧吃鍋貼。
薑叔跟曾娘子忙壞了,不停地煎鍋貼包鍋貼,那幫學子都要顧不上了。
於是顧瑾急招了一個幫手。
此人經常在大路上擺攤賣手工製作的蒲扇,自己納得鞋底等物。
雖然她坐在攤子上勤勤懇懇,一刻不停地在做,可是蒲扇天涼用不到,鞋底子這類隻要家裏有個女人的,大部分都不會買外頭的。
所以她的生意很不好。
顧瑾嚐試著問她願不願意來客棧幫忙,她略一思索就同意了。
顧瑾請她來,是看她平時在攤上很坐的住,是個勤快本分的人。
且衣著打扮雖然樸素但很幹淨,看來平時也很細致。
顧瑾一一問過她的姓名家住何處簡單的家庭情況後,又跟她說了她需要做的活計與工錢。
這位娘子姓曹,名玉露。家裏人口簡單,隻丈夫一人,在鎮上做挑夫。
顧瑾並沒有追問曹娘子為什麼沒有孩子,這不影響她來上工。
講定了價錢,顧瑾還擬了為期一個月的合約。
雙方若是滿意,後頭可以再長簽。
曹娘子爽快的按下了手印,攤子也不擺了,東西收拾了先放在後院裏,立馬就上工了。
這敬業愛崗的態度,哪個老板不喜歡呢?
顧瑾請曹娘子來,主要是幹巧慧姐之前的活。
鍋貼現在是客棧的火爆產品,巧慧姐隻需一門心思做好鍋貼就行。
收拾房間,洗洗涮涮就暫時交由曹娘子了。
曹娘子也是個在家裏做慣了的人,來到客棧熟悉了一下布局,就卷起袖子開工了。
這點活對曹娘子來說,不算太累人。
每天守著攤子沒進賬才焦心呢!
晚上吃過客棧裏的員工餐以後,曹娘子立馬決定了:不擺攤了,這輩子不擺攤了,就跟著掌櫃的吃香的喝辣的了。
騰出手來的曾娘子,擀皮子的技藝更加精進了。有時候薑叔忙不過來,她也學會了怎麼煎鍋貼。
除了抱蛋鍋貼,還有不加雞的冰花鍋貼。
隻要將一開始加的水裏加一點點澱粉,就能在最後形成冰花紋路。
除了變外形,內陷也能變。
加蝦仁就能賣雙倍錢,加木耳筍丁又成了三鮮風味。
顧瑾的戰術層出不窮,好容易有這麼多流水,這把鍋貼的火就讓它一直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