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陸家少爺(2 / 2)

陸可卿學著母親教導坐的端莊,但是隨著飯菜上桌又被打回了原型,也幸虧坐著的隻有他的母親,若是父親或者有其他人在他是萬萬不敢的。

張宇站在後麵無微不至的照料著,陸可卿狼吞虎咽,吃噎了遞水,夠不到了就去給夾菜。而李母對這個童伴也十分滿意,往往過後都會賞一兩顆碎銀,叮囑幾句,讓自己的丫鬟去陪陸可卿一會,讓張宇去吃點早膳。

陸家上下都對這位家母尊敬有加,不僅是因為李夫人出自另外四大世家之一的李家,還因為她為人善良,並不苛待下人,又頗有手腕,將陸家整理的井井有條,形成一塊鐵板。就連家主都常常誇讚他為賢內助,陸家不可或缺的家母,對其尊敬有加。

陸可卿吃飽抹淨,一隻手撐著躺坐在椅子上拍著滋溜圓的肚子,任由侍女給自己擦嘴,也不知道有沒有真的聽見,隻是任由李夫人在旁邊一直敦敦教誨,隻是等到了時辰,跳下椅子對著李母一個作揖親切的說了幾句話就又匆匆的向著書院走去。

路上陸可卿沒了飯桌上的自然暢快,隻是也不再頹靡,悠悠的走在路上,並不著急,任由後麵的丫鬟一會一句的催促,他也隻是擺擺手,丫鬟無可奈何的在後麵跟著。

如果說陸可卿最討厭哪裏的話,書院一定是毋容置疑的,裏麵的青書先生比起自己的母親來更加能叨叨,而且沒了慈祥隻有嚴厲,還常常逼著自己去背那些晦澀難懂的文言文,還讓自己去理解,他也隻是在旁邊引導,讓陸可卿頭大不已。

他也曾跟自己的母親說過這個青書先生的種種,隻是母親每次都故作嚴厲的說什麼青書先生是京城四品大官,隻是不喜朝堂退隱下來,讓自己對他更加尊敬,謹記教誨才是。隻是陸可卿每次都不以為然,他自己也有其他人不知道的小秘密,對於這些各種晦澀難懂的書籍,他若是真的想理解,總會有一些奇妙的小字浮現在自己的眼前,他也求證過這些是其他人看不見的小字,隻是每次用過之後第二天起來總是頭暈眼花沒有精神,所以陸可卿並不願意使用這些。

書院裏也有更多其他陸家子弟,當然作為家主之子,陸可卿的身份是最超然的,自己兩個名義上的哥哥也比不上他,也就是兩個小妾生的,分別是陸澤、陸成。

陸可卿慢悠悠的踏進書院,看著主座上坐著閉目養神的古板老頭,歎息一聲向著自己的座位走去,丫鬟這時也回去了,張宇一會也匆匆趕來坐到陸可卿旁邊。

一晃,烈日當空,時間已經到了正午,陸可卿像掙開線的風箏一般飛奔出去,張宇在後麵匆匆收拾一下也追了上去,青書先生抿了一口茶歎氣一聲,他早就發現了陸可卿的天賦,第一次教他的時候這孩子就自己悟出了這些晦澀難懂的句子其中的道理還講解的頭頭是道,隻是後來這孩子過於貪玩,讓青書先生有一種明珠蒙塵一般的想法,後來又安慰自己隻是說孩子還小有點孩子心性貪玩也是正常。

陸可卿如常吃了午飯,沒有再去書堂,跟著忠意去了武房,當然小小年紀自然不會舞槍弄棒,而是陸可卿最喜歡的泡藥浴,因為隻有泡藥浴的時候陸可卿才能真正的把身上所有的“枷鎖”都卸下來,隻是旁邊有一兩個漢子盯著自己總是有點不適應。

陸可卿躺在浴池裏,閉著眼睛盡量屏蔽外界,小小年紀的他就已經學會了觀內,也就是查看自己的識海,要知道想做到觀內是需要修行的,這個世界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修行,例如武士可以通過打熬筋骨,修煉武道進行修行,儒士可以通過品讀進行修行,每一種都分九個境界,從九品到一品,而先前所說的四品是說青書先生的官及四品。而據陸可卿所知,這青書先生乃是一位五品儒士。想要達到觀內觀想,在各種修行中必須達到八品才可以。

(還有佛家、道士、妖魔、蠱師、藥師。)

在陸可卿的識海裏,漂浮著一本書籍,上麵刻畫著個個人物,有一些並不詳細的粗略記錄著這些人物的生平,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書籍有些許損失,但是並沒有傷及根本,隻是丟失了些許介紹,導致有些人物陸可卿隻能通過觀察這些人的相貌特征去分辨這些人是做什麼的。

這本書,正是《華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