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在目睹了天幕上關於兒子弘曆未來行為的片段後,深知此事已驚動了雍正,遂不待蘇培盛傳喚,便攜著年少的弘曆,主動前往雍正的禦書房請罪。
甄嬛跪於雍正麵前,語氣誠懇:“陛下,臣妾深知罪責深重,弘曆今日之失,皆因臣妾教導無方,致使他生出了夜郎自大、閉關鎖國之念。臣妾願一力承擔所有過錯,懇請陛下寬恕弘曆,所有責罰,臣妾願一肩挑起。”
雍正聞言,怒氣難平,一腳踢開甄嬛,怒斥道:“你這愚婦!朕原以為你能成為弘曆的良師,卻未料到你竟將他引向歧途!朕對你的信任,竟換來如此結果!”
甄嬛被踢倒在地,卻不顧疼痛,連忙爬起,再次叩首求情:“陛下息怒,臣妾知錯,定當痛改前非,日後更加嚴加管教弘曆,絕不讓此類事情再次發生。”
而在坤寧宮內,皇後葉赫那拉氏聽聞此消息,心中暗自竊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哼,甄嬛這賤人,也有今日!看她以後還如何在本宮麵前耀武揚威。”
她的貼身宮女見狀,連忙附和道:“娘娘所言極是,奴婢看那熹貴妃以後還怎麼跟您爭寵。這次在皇上麵前丟了這麼大的人,想必皇上對她的寵愛也會大打折扣了。”
葉赫那拉氏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抹算計:“不錯,這次之後,皇上或許會對甄嬛冷淡許多。但更讓本宮欣喜的是,這天幕的出現,真是天助我也!”
貼身宮女也隨聲附和:“是啊,娘娘,這天幕真是來得太是時候了!”
然而,葉赫那拉氏並未料到,未來的局勢將遠超她的想象。隨著天幕的不斷揭示,她的家族姓氏竟成了眾矢之的,成為了人人喊打喊殺的對象。
乾隆麵對指責,依舊試圖辯解,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屑:“哼,妖言惑眾,你怎不提明朝早已有閉關鎖國之實?”
此時,聽到大明也閉關鎖國,朱元璋一臉愕然:“閉關鎖國?我大明何時有此劣行?哪位不孝子孫竟敢如此?”
乾隆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挑釁道:“還有誰?自然是您那英明神武的兒子,永樂大帝朱棣了。”
話音剛落,兩個時空的朱棣幾乎同時發聲,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乾隆小兒,休得胡言亂語!我朱棣何時閉關鎖國?”
朱瞻基也連忙在天幕中回應,言辭懇切:“乾隆,您此言差矣。咱爺爺實施海禁,實乃為抵禦倭寇侵擾,非是閉關鎖國。而後,為恢複海外貿易,咱爺爺更派遣鄭和七下西洋,促進文化交流與商貿往來。您怎能將此混淆視聽?”
朱棣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中對天幕上的孫子滿是讚許:“瞻基言之有理,乾隆,你需多讀史書,莫讓無知蒙蔽了雙眼。”
小朱棣在一旁暗自慶幸,心中暗自感激朱瞻基的及時澄清,他輕拍胸口,暗自慶幸:“多虧有瞻基為我正名,否則今日恐怕難以善了。”
朱標在一旁,眼神中滿是慈愛與責備交織,輕輕拍了拍朱棣的肩膀:“你呀,總是讓人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