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竹林一家親(1 / 3)

孩子們小口嚼著餅子,好像這樣吃餅子會變大似的,一個巴掌大的高粱餅竟讓他們吃出了披薩的感覺,好心塞。

高粱餅又幹又粗,想大口嚼咽根本不可能,楊小麥艱難的吃完一個再也不想吃了,把手裏的半個遞給大個頭的男孩,趁著大家啃食的時候想想下一步該怎麼辦?

見大家都差不多吃完了,楊小麥以一家之主身份召開第一次家庭會議,首先讓大家彼此認識。“我腦袋受了傷不知道自己叫什麼,年齡應該是最大的,你們叫我大姐就好了,現在都說一下自己的姓名年齡,家在什麼地方家人是幹什麼的?又是怎麼被拐的?”不是她要托大,一個二十三歲的靈魂足夠領導這群孩子。

“我叫楊晨旭,剛過八歲,我妹妹楊真真快五歲了,我們的父親是舉人,在洪州府銅陵縣開辦了鬆嶺書院,有一天下午妹妹吵著要出門買糖,我不放心就遠遠的跟著,看見一個婆子抱著妹妹跑,我邊追邊喊,沒想到一個男人用布蒙住我的嘴,醒來的時候我們就被綁住了。”說話的是那個摔下馬車的男孩,眼睛紅紅的敘述著過程。

趕馬車的男孩接著說;“我叫許多田,過了九歲,家裏是種田的,娘帶我到鎮子上賣菜,我上完茅房被齙牙男人撞了下就什麼都不知道,醒來時就被綁在一間屋子裏。”還以為古代的孩子都是骨瘦淋漓個頭矮小的,眼前這個九歲多的男孩雖然沒多少肉,但骨骼精壯比實際年齡要大一些,這麼大的男孩都敢拐賣,人販子真是膽大妄為。

“我叫張子坤,今年七歲,我家少爺六歲------”不等張子坤說完,那個小少爺就接話了。“我叫李晉,洪州府商戶人家的庶出少爺,是被家裏人綁了拐賣的,他是為了救我順帶拐賣的。”一個六歲的少爺輕飄飄的說出拐賣經過,臉上隻有些許的悲傷,倒是做小廝的張子坤氣憤不平。

“我叫萬家富,也是八歲,家裏是種田的,大伯在阜陽鎮開了家雜貨鋪,我是給大伯家送完端午粽子回家的路上,一個大叔問了路後就什麼都不知道了,醒來就看見你們一起都被綁著。”看來萬家富是最後一個被綁的,時間應該是端午節前。

最小的男孩估計說不出什麼。“小可愛,你幾歲了?”

“我不叫小可愛,我是寶兒,快三歲了。”小家夥掰著手指說三歲了,身上的衣服是繡了花邊的錦緞,他應該是富貴人家的少爺,這麼小的孩子按道理會看管很嚴,怎麼會在人販子手上,可見所謂的豪門貴胄比江湖還要險惡。

大致情況基本了解,楊小麥把大家按年齡大小排好圍成圈。“人販子很可能在附近找我們,暫時不能出這個竹林,也不能讓別人知道我們是被拐賣的,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一家人,知道怎麼稱呼嗎?”

壞人臉上沒有貼字,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難以分辨,最保險的辦法就是躲藏起來,這樣雖然很難得到別人的幫助,但在不明情況的條件下算是比較安全,好在還有幾千個銅板傍身。

楊晨旭站出一步指著一個個人說:“知道,大姐二哥四弟五弟六弟小妹小弟。”真不愧是舉人家的公子,這麼快就辨別出自己排行第三,尤其是這小妹小弟 叫得巧妙,既體現了親情又有幾分寵愛。

“小弟,你知道怎麼叫嗎?”楊小麥並不是考驗他,隻是逗著玩。小家夥學著哥哥樣子說:“知道,大姐二哥三哥四哥五哥六哥小姐姐。”

“小弟好聰明,好可愛哦,大姐想咬你怎麼辦?”說著就想要抱他。

楊小麥還沒有進入古代女孩的角色,舉止行為和說話方式都是現代模式,這個習慣得盡快改掉,和這些孩子相處不會出什麼狀況,以後接觸的人多了難免生出事端。

小家夥一邊躲藏一邊說:“不要不要,大姐,我會很乖的。”氣氛活躍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