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事(2 / 2)

“大少爺,謝謝你傳手藝,我汪家子孫絕不忘你的恩情。”汪蟬頭說的結結巴巴,話還沒完就要跪地叩頭,估計在心裏來回念了好幾遍。

徐老漢趕忙拉住。“汪頭,你想折煞孩子啊,要謝讓小林子過來鞠個躬就行了。”汪父全名叫汪蟬頭,想叫親切一些,蟬頭的稱呼多少帶點歧視,還是叫汪頭順口。

汪三林果真恭恭敬敬的行了個鞠躬禮。“感謝大少爺。”

“汪叔,手藝是你自己的,我隻是幫你把炭窯做大做結實了。”喬璟妍嘴巴甜,見著長輩就叫叔伯嬸,徐老太特別喜歡她。

“你鋪子裏的炭,我想晚上收工後就送過去,白天村子裏外人多,我還不想讓太多人知道這事。”他現在的身份是一村之長,全村人的買賣他得考慮周詳,剛剛開始的買賣動靜小點。

“我倒是覺得你們趕早送過去更好,白天縣城裏人多,問的買的都會有,拉兩車炭在大街小巷吆喝著走一圈,能賣多少算多少,剩下的送到玉竹軒,回去我就跟鋪子掌櫃打招呼。”隻要能確保鋪子不斷炭,哪天多送哪天少送都無所謂。

這法子不僅好還幫了大忙,萬一賣不掉也不用拖回來,炭拖出村子就是銀子,這樣的買賣誰能比得上。

“這主意太好了,晚飯後我叫大家議議,明早天擦亮各家至少派一個勞力搬木炭下山,再派四個人推兩板車木炭去縣城賣,加上幾天燒好的兩板車可能裝不下。”一板車木炭少說也有三百斤,靠人推拉走一個多時辰的路確實不容易,老百姓掙錢總是辛苦的。

如果木炭賣的好,河西村的勞動力就要抽調不少,築堤壩的速度自然會受影響,下山的路上,喬璟妍在考慮如何做到兩不誤。

“徐村長,你可以考慮先買一匹騾子,現在拉木炭以後拉磨,裝炭過稱賣炭可以交給村裏的女人,汪家就按一文錢一斤炭算工錢。”四個勞力圍著炭窯有些浪費,她覺得兩個人完全可以勝任,打柴家裏人忙裏偷閑的兼顧。

現在喬璟妍說什麼話都管用。“還有一點也很重要,賣炭的人不能把自己弄的太髒,帶上手套圍裙,衣服不會弄黑收錢的手也是幹幹淨淨的,好的形象自然會招來好買賣。”

這些話徐村長聽懵了,手套圍裙沒聽說過,木炭肯定是黑的,和炭打交道的人怎麼可能幹幹淨淨?

喬璟妍仔仔細細的又說了一遍,終於聽懂了,立馬就安排王桂芳趙水娟去鎮上買布做,不僅賣炭的人要手套圍裙,燒炭的人也要,農家人冬天就一身棉衣,沒得換洗隻能穿到換季,好一點的家庭還有件外衣罩。

兩板車木炭進了縣城正好趕上集日,問的人果然不少,得知一簍炭三十斤要六百文,一些人覺得時候還早可以等幾個集日。

江海濤大聲朗道:“我們這是上等木炭,竹玉齋玉竹軒都在用,一絲煙都不會有,再過十天半月就不是這個價了,年邊上更貴。”

江海濤做葡萄酒掙了十多兩銀子,日子好過了性情也放得開,安排他來賣炭是因為識字,萬一有商家大戶預訂好記錄,實踐證明,他還是一個很好的推銷人才。

聽到玉竹軒用的木炭,一些猶豫的人開始掏銀子,一簍兩簍三簍的都有,江海濤一邊收銀子一邊招呼:“客人別弄髒手,我們會幫你搬進屋子。”於是其他三個人就成了搬運工。

上等木炭至少要二十五文一斤,玉竹軒用的隻要二十文一斤,名人效應在什麼年代都有價值,兩車炭溜了幾條小街就賣空了,還拿回上千斤訂單,四個人回家還趕上了午飯。

趕緊買磚加建炭窯,兩天燒的炭一天就賣完了,大少爺的鋪子還沒送,訂單上的數也不能拖太久,徐村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趕在年前大掙一筆。

縣衙的測量差官,按喬璟妍的要求確定了一千畝地的範圍,徐村長緊接著就去辦地契,沒想到知縣大人要親自過問,緊張得他雙腿直打哆嗦。

知縣大人在縣衙後堂召見了徐大勇,這是一般老百姓不曾有的待遇。“聽說你們村在築壩造田,這個主意很好,成功了可以全縣推廣。”正兒八經的官腔,徐村長回話的聲音都是哆哆嗦嗦的。

柳知縣在河東村開過公審大會,見過河西村零落的土坯草房,這個村長剛上任就敢這麼大陣仗,難道那個楊煥城真像五爺猜測的那樣,有神秘背景?

“徐村長回去告訴楊煥城,本官感謝她築壩造田的壯舉,特劃撥十畝山地作為獎賞,望其勤勉耕種不得荒廢。”本應該親自前去嘉獎,考慮到此人的背景神秘,還是遠點的好,他一個七品芝麻小官,就不趟大江大河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