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嶺公子痛心疾首,他快意了恩仇後才發現這個世界的劇情開始變得瘋癲,上景帝脫離了劇情的設定後,不再是那個弱水三千隻取一瓢守得了一人也守的了天下蒼生的帝王。
從上景帝繼位的那一天起,他的皇位就名不正言不順,原本劇情之中的順應天意承繼大統的他,變成了陰謀之下不得不矯正的劇情。
而也正是如此,上景帝上位以後開始瘋狂的采取措施以鞏固皇權。
最初的時候,還是皇子的上景帝對薛韻還是極為尊重的,他願意陪著她走遍北靖國的各個城池,他也想看到薛記商行一步一步發展壯大,他也喜歡看見百姓寒有衣穿餓有囊吃的生活。
可名不正言不順的榮登大典,讓京都城的世家貴族對他窮追猛打,正值壯年的皇子不止他一個,各有各的算計各有各的依仗,而他隻能拿著一個未曾蓋過玉璽的傳位聖旨,苦苦的掙紮在這皇位上。
上景帝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也清楚的知道,在那個時候,隻有薛韻是最願意看到他登基為皇的。
士農工商,商人是最讓人看不起的,可卻又不得承認若想順利成事,金錢方麵一分也不可或缺。
所以他在朝堂上頂著極大的壓力,全力支持薛韻在北靖國大刀闊斧的推行她的商業計劃。
薛記商行成了整個北靖國最大的皇家商行,而他也因為對薛韻的助力賺得盆滿缽滿,國庫很快就充裕了。
當然,僅僅依靠薛韻的商行,上景帝隻能變得富有,卻無法真正的掌握北靖國的皇權。
而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充盈後宮,世家貴族的嫡女入宮為妃,一方麵可做人質,另一方麵可以平衡朝堂局勢,將世家貴族暗地裏的鬥爭全部挑明,將權利的紛爭發揮到最大。
前朝後宮榮辱結為一體,而皇帝隻需要偶爾偏向於誰,便可弄的一發不可收拾。
這一切,上景帝都玩弄的遊刃有餘。
可最令他擔心的事情出現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當他在朝堂上百般廝殺的時候,他的六皇弟竟然開始和薛韻成雙入對的出現。一股子危機感油然而生,上景帝開始擔心商行落於六皇子的手中,這可是源源不斷的財富。
更何況六皇子在父皇病重之時就曾暫理過朝政,他還有駐紮在西北守境軍的軍權。兵馬和朝堂威望皆有,若是再讓他拿下商行,豈不是要皇權更替。
上景帝此時早已忘記,當初他能順利登上皇位,是六皇子用鐵血手段一路拚死相護才使得他順利回京都城的,才得到了那道聖旨的。
上景帝顧忌六皇子的勢力,他可沒有魚死網破的勇氣,直接對打自然也不可能。所以,他將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薛韻。
一個商女,雖然特別,但更容易摁死,尤其是兵不血刃的摁死。
於是他想到了蘇韻,這個之前緊隨薛韻與她一起發展薛記商行的好閨蜜,如今卻是百般躲藏不肯相見的塑料姐妹花。
他不知道她們之間發生了什麼,可卻不妨礙他借助蘇家和明家的手段,將薛韻的價值徹底壓榨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