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李君歌畢竟出自皇室,方家秘密轉移產業的舉動還是沒能逃過她的耳目。盡管方家已經竭盡全力地將產業在八成縣內分散開來,但這些微妙的變化仍然引起了李君歌的警覺。
幸運的是,李君歌來嘉城的時間太晚了,那時,方家這種化整為零的策略已經在八成縣四散開來,並在平朝有了根基,李君歌雖找到了些蛛絲馬跡。
但那時的方家的產業已散落在八成縣各處,滲透到了生活之中。
若非他當年有些急於求成、操之過急,竟然沒有分辨出哪些人是真正忠於薛姨的百姓,導致那些潛藏的暗樁也得到了其中一項關鍵工藝!
而這也成了李君歌發現方家產業已轉移的最大原因,但卻成了她知道真相卻無能為力的證明。
也正是這份無能為力傷了她的自尊,為了找回場子,她讓顏紓看到了一個斷了腿的方帆,這是她在出氣啊。
而李君歌的這份無能為力,是因為當年八成縣歸屬於北靖國之後,縣內百姓不反抗者皆為順民,上景帝仁慈恩賜其不納入奴籍,為北靖國臣民。
但八成縣的百姓知道,這是薛韻用薛記商行六成的利潤換來的。
這也是八成縣的百姓第一次感覺到了原來這個世界上是有人在乎他們這些底層人民的死活。
所以,當方帆在八成縣將這些工藝傳授給他們,但每年隻收他們利潤的百分之十的時候,他們便知道,這個張北是薛韻的傳承。
他們願意為他隱藏身份,絕不供出這背後的東家。
但八成縣畢竟位於北靖國與和平朝的交界之地,這裏人員構成複雜、魚龍混雜,各種勢力盤根錯節。
真正的百姓還是很難辨別的,再加上時間久了,有些當年逃離八成縣的人又回來了,長大了變了樣了,有些人的身份就有些模糊不清了,他們是不是八成縣的土著居民,有些都讓人想不起來了。
再加上北靖京都城派來的那些便衣,他們隱藏得極深,讓人難以辨別其真實身份。而方帆在教授這些工藝技巧時,不可避免地也傳授給他們當中的一小部分人。
也正是如此,李君歌上任嘉城城主之後,才曉得了方家轉移產業的做法。
畢竟李君歌真正掌權的時候,還是在李暨登上皇帝寶座之後。那個時候,她父親所派遣的那些便衣們也有了不同的選擇。有的人選擇徹底隱匿起來,不再參與任何事情;而另一些人則轉而投靠了李君歌,並向她表示忠誠。這些人用來證明自己忠誠度的方式,就是將方帆的一舉一動都報告給她。
李君歌雖然討厭惡她的父皇,但她終究是李家人,不能斷了百姓生存之道。畢竟方家產業潤物細無聲般融入到家家戶戶,她無法承受眾怒。
既然在八成縣動不了方家的產業,那她便在嘉城直接動了方家的人。畢竟人沒了,產業也就不姓方了。
可偏偏皇兄不讓動,那就隻能忍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