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符合大多數人的認知,這並不是說你必須一定得把大部分利益讓給所有人,而是得讓他們覺得合理,這就需要在教育上多下功夫了,想要建立什麼樣的文明,自然就得推崇什麼樣的教育。
如果是想要建立一個奴隸帝國,那就需要從小教育他們確立種姓製度,將人天生分三六九等高低貴賤,讓他們不容易出反心。
第二是這個思想絕對不能一次性說絕,最好是這個思想本身能夠不斷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版本,要不然的話,一直僵化死板下去,文明的發展也會受困於這些條條框框之中。
確定了大致方向後,剩下的就是一些粉飾工作了,倘若再給元首三到五年的時間,不說讓整個三體文明回歸到最初的思想統一階段,至少他也能獨攬大權百分之八九十。
而現在,一切都成了未知數。
為了減少變數的發生,元首不得已之下,才選擇自斷後路,就如同他們逼著人類文明走入黑域中一樣,隻有徹底斷送了希望,才能讓文明齊心協力,使其具備的不確定性降為最低。
“走吧,我們也該上船了。”
文教執政官拍了拍科學執政官的肩膀,大踏步朝著扶梯上而去,通過扶梯,他們可以直接進入到船艙內部。
雖然元首一直說在文明麵前一視同仁,但作為執政官的他們,還是享有不脫水就直接進入飛船的權利的。
畢竟要負責整個文明的運輸工作,不可能讓所有的族人全部都脫水了。
“文教大人,這邊請。”
一登上飛船,負責登記的三體人便遊了過來,為兩位執政官辦理手續。
旁邊,在懸浮車的拖動下,一箱又一箱的三體人被疊成如千層餅般運輸上艦,與貨物一起存放在儲備艙內。
光是這一箱,就至少容納了上千名三體人,而這一次撤離走的三體人數量,卻足足有幾億之多。
這麼說起來的話,三體人的這個撤離方案,倒和哈默克之前提出的數字生命有幾分相似,隻是後者的辦法更為激進,直到最終也沒能實現。
對比兩個文明在撤離問題上做出的截然不同的兩個選擇,不由的感歎一句,人類到底憑什麼贏三體人啊?
“各位,第3批撤離艦隊即將啟航,屆時,全艦將進入曲率航行模式,請各位做好準備……”
伴隨著廣播在三體母星響起,文教執政官回過頭,透過舷窗看向母星。
不出意外的話,這將會是他們最後一次觀看母星了,很快,這顆星球就將會在黑暗森林的打擊下,化為一片塵埃。
可就在文教執政官看的正入神時,遠處那一望無際的黑暗宇宙,突然有了動靜!
“前輩,看那裏,那是什麼!”
科學執政官驚呼出聲。
不同他說,文教執政官此時也已經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那一片黑暗。
隻見那黑暗中,一艘足有一整個行星體型大小的巨型飛船,正緩緩向他們駛來。
而當所有三體人看到這艘船的船身時,全都隻感覺心髒漏跳了一拍。
這艘船……正是他們苦苦尋找失蹤了多年的領航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