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想與夢想(1 / 3)

時間:星期一下午第三節課

地點:四平鎮初級中學三(6)班的教室。

背景:每星期的星期一下午的第三節課都是學校規定的班會課(簡單來說就是上了不用考試)

主持人:王胖子

王胖子——這是丁峰給班主任起的外號,王胖子原名叫王億國,一直帶的是丁峰的數學課。在丁峰的眼裏此人就是一無師德的老師,上課帶情緒。對成績好的加倍的重視,對成績差的都懶得理。丁峰是班級裏的下遊成績。王胖子對他自然是愛理不理。

王胖子端著一冒著熱氣的冒牌紫砂水杯,麵帶著青色。

學生們第一感覺就是不好,此人今天下午肯定是在哪方麵不順心了。學生們和他相處了3年,對於他的言行基本已經摸清楚,要麼就是打牌輸錢;要麼就是老婆那吃癟;要麼就是在領導那受訓了……,反正心情不爽。對於一群十四五歲的孩子來說,在班級中,班主任那就是他們的一片天空啊,今天的天氣不好,已經開始烏雲密布,到底呆會這片天是下雪?下傾盆大雨?還是下冰雹?拭目以待。

同學們基本低頭,不敢看王胖子,就怕這片天一陣雷暴雨交到自己的頭上。隻有後排的丁峰死盯著王胖子,他現在屬於死豬不怕開水燙,光腳的不怕穿鞋。自己考重點高中無望,不是重點高中,就是普通的高中都無望。家中父母也知道孩子已經不能在讀書上出頭了,已經準備將其編入打工大軍中了。自己給班主任起了個外號,是因為王胖子在一次上課的時候給丁峰起了個外號“釘子戶”。從此上課丁峰也以釘子戶的形象示人。

“同學們,今天我們班會課的主題的關於理想”理想是學校這次給每個班級定的主題,因為要中考了,以此話題回憶小時候美好的理想,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其實熱情早已經在九年的考試中消逝的一幹二淨)。

“理想是什麼?是未來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對在現實環境中根據科學和邏輯推測出來未來可能實現的結果的憧憬。理想和夢想的區別在於理想具有可操作性,可是線性。而夢想是不切實際或者違背科學和邏輯的,不具備可操作性,也難於實現。”王胖子在網上找了一段,以特有的磁“磁性”嗓音向大家宣讀。

“這是學校的題目,我呢今天想改一改,我就將夢想作為本次班會的主題,剛才你們也聽了理想與夢想的區別。”王胖子繼續說著。

“我先說我自己的夢想,給你們開頭,夢想,就是瞎想唄,我的夢想是我馬上能中500萬。”王胖子的臉色開始轉晴,似乎真中了500W。

不知道此時他在想什麼——丁峰死盯著王胖子,“中500W?那是相當於被雷劈中的概率啊,那就祝福你下雨天被雷劈吧,哈哈哈哈”,丁峰心中的想法,差點笑出聲。

“從李俊開始向右說。”

“我的夢想是成為繼喬丹之後的籃球之神,我要每場籃球能打出3雙,最好再加上每場有10個以上搶斷,再加上10個以上的蓋帽。最好能出5雙,打破張伯倫的單場100分的記錄,我一場拿150分。把所以NBA的數據方麵的記錄都打破!算了想想我就要瘋狂了,不能說了下一個!”喜歡籃球的李俊說起關於籃球的夢想差點收不住,眼睛放光,哈喇子差點溢出雙唇。王胖子心裏想——果然是違背科學邏輯的,亞洲人種天生沒有這方麵的天賦。

“1901年12月10日頒發諾貝爾獎項以來,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一個也沒有,有的隻是有外國背景的華人,我要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的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最好一人獲得年度所有的獎項”一關注今年諾貝爾獎項的同學憤恨的說道。(憤恨來自於對那些拿著國家科研經費而不幹科研的那些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