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叫王乙的殺牛專業戶,靠著殺牛發家致富,但為人賊得很。一日,王乙在屋外的柳樹下坐著乘涼,看見一個老農牽著一頭大水牛,慢吞吞地朝這邊走來。那頭水牛長得十分健壯,王乙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心中暗道:好一頭肥牛呀,要是由我王某來宰割,可以發一筆小財呢!王乙在心裏琢磨了一番,就起身朝老農迎上去,熱情地邀請老農吃午飯。老農堅決推辭道:不,不,我與你素不相識,怎可平白無故地打擾你?
王乙卻爽朗地笑道:老伯,話不是這麼說。您大熱天跑了那麼遠的路,到我家吃頓便飯,休息一下,有何不可啊?就算老伯您不累,您老人家的這頭牛也該喝點水、喂點草料了。俗話說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兒的遠近街坊,誰不知道我王乙最是好客?老農推辭不得,隻得將牛係在樹蔭下,跟著王乙進了屋。王乙準備了豐盛的午餐,還配了好酒。二人邊談邊喝,不知不覺間,老農已有幾分醉意,王乙又服侍著他上床午睡。不一會兒,老農就發出了陣陣鼾聲。王乙呢,他悄悄來到柳樹下,用四枚大鐵釘釘住了牛蹄,可憐那頭水牛便直挺挺地站在那兒,既不能移步,也無法臥伏。
王乙等了一會兒,就進屋搖醒老農道:老伯,時候不早了,您可以回去了,不然到家時可就天黑了。老農連忙爬起來,再三向王乙作揖感謝,便出去牽牛。哪知那頭牛隻是嘶鳴流淚,一步也不肯挪。老農來了火,舉起鞭子就抽。水牛嗚嗚狂呼,似乎忍受著巨大的痛苦。老農焦躁萬分,卻束手無策,好不狼狽。王乙上前假意察看一番,便大驚小怪地說:不好,這牛病了,一定是急於趕路而中了暑。請個牛醫來看看吧,花不了幾個錢。說著,便叫一個牧童去喚牛醫。一會兒工夫,牛醫就來了,王乙對著牛醫直擠眼,牛醫早已明白了他的用意,裝模作樣地診視一番後就說:這牛得了急病,怕是活不了啦!
農夫不由得放聲大哭道:這麼好的一頭牛,我是萬不得已才將它牽進城中,打算賣些錢還債的啊!如今完了,全完了!王乙一邊說著安慰話,一邊卻悄悄地拉了拉牛醫的衣袖。牛醫會意,就問王乙:如果把這頭牛賣給你,怎麼樣?王乙笑道:我買這頭快死的牛有什麼用?牛醫道:哎呀,你是做這一行當的。怎能說這外行話呢?你趕快將牛殺了,肉可以賣,即使牛皮、牛角也值不少錢,怎能說沒有用呢?王乙裝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說:好吧,我與這位老伯也算有緣,我就依了閣下的勸告,並煩請閣下劃定個價格吧。牛醫便與老農商議。最後,因為價格定得很低,王乙當場兌現,老農無可奈何,捧著銀子痛哭而去。
當天晚上,王乙就磨刀霍霍,剁下牛頭,用繩子掛在樹丫杈上,接著,他吩咐兩個兒子速速處理牛身,自己則悄悄地給牛醫送去不少酬金。第二天晌午,王乙一覺醒來,兩個兒子已經將牛肉卸成一塊塊,內髒等也分成一堆堆了。午飯後,王乙坐在大樹下乘涼,一邊眉飛色舞地向鄰居們誇耀道:嘿嘿,我如果沒點手段,如何能發家?這麼一頭壯牛,原本輪不到我占便宜,現在還不是讓我賺了個夠?接著,王乙又大侃自己平生的種種快活之事,無非是如何手段高明、如何巧取豪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