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七年初,經過七年的休養生息,大隋朝國富民強,楊廣認為施展抱負的時機到了。
於是召集文武群臣在金殿議事,隻見楊廣道:“自朕登基以來,輕徭役,減賦稅,厲兵秣馬如今我大隋朝國富民安,兵強馬壯,帶甲百萬,良將千員,然高句麗表麵臣服,暗中聯合突厥契丹,妄圖挑戰我天朝威嚴,朕欲效仿昔日漢武帝滅匈奴舉國之力掃平高句麗,眾愛卿以為如何?”。
宇文化及道:“高句麗沐浴天朝恩澤,卻不思感恩,不受教化,先皇之時就屢屢犯境,如今仍不思悔改,屢犯天威,合該滅亡。”文武群臣亦是連連稱是。
如今大隋朝盛極一時,故而上到楊廣下到黎民百姓都自詡天朝上國,認為周遭蠻夷沐浴天朝聖恩,就該感恩戴德,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怎敢挑釁?
於是楊廣這一提出欲滅高句麗,文臣無不拍手稱快,武將早已擦拳磨掌,躍躍欲試,楊廣一掃殿中文武之狀,甚是滿意,道:“此次朕欲征召大軍130萬,水陸並進,朕親率110萬大軍出遼西自遼東始進攻,水軍出東萊郡直奔平壤,兩路夾擊,定能一舉掃滅高句麗。”
宇文成都一聽,暗道:“原世界,曆史中楊廣就調集了130萬大軍,結果戰線長,後勤跟不上,導致失敗,想來隋唐演義中東征高句麗也是失敗了,那我得勸楊廣改變策略”。
於是出列道:“陛下,區區蠻夷何須百萬將士,30萬將士足矣,兵在精而不在多,且我大隋朝還要提防突厥契丹等蠻夷,不宜傾巢而出。”
楊廣思忖片刻覺的有理,便道:“那就調集30萬兵馬,水陸並進進攻高句麗,命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為水軍統帥,於五個月內郡督造戰船200艘,統兵10萬,命越王楊素主管糧草器械五個月內準備完畢,天寶將軍為先鋒大將,朕禦駕親征,五個月後兵發遼東”,宇文成都,楊素道:“臣遵旨”,至於來護兒則有傳旨官去往濟南府傳旨去了。
五個月後,楊素告知楊廣大軍糧草器械準備妥當,於是楊廣挑選黃道吉日於渭水河畔焚香祭祀,麵對三軍將士,楊廣高聲道:“大隋的將士們,建功立業,開疆拓土的時候到了,握緊長槍,拉開弓弩,朕之所指,兵鋒所至,此一去,必將蕩平高句麗,你們生將封侯拜相,死亦名垂千古。”
下麵山呼:“萬歲”。楊廣大手一揮“出發”。30萬大軍如同一條長龍,綿延數十裏,旌旗招展,遮天蔽日,浩浩蕩蕩出潼關,奔遼東去了。
十日後,北平府,北平王羅藝率北平大小官員迎接楊廣,軍隊駐紮城外,楊廣與百官於北平王府落坐。
羅藝早備好酒宴,席間楊廣問道:“北平王,突厥可有異動?”羅藝道:“回陛下,自從兩年前,我侄兒的義子秦用於瓦口關打死突厥大督都洪海後,突厥便一直未曾來犯,”
“哦,我大隋真是能人輩出啊,那秦用可在,讓朕見一見”,羅藝趕忙道:“那秦用被我封為瓦口關大將,如今在鎮守瓦口關,恐不便離開”,楊廣道:“如今我大軍30萬在此,還怕突厥來襲嗎?命人將其招來!”“是,陛下”,轉身向身旁站著的一員小將道:“成兒,速去將秦用招來麵見聖上”,“是,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