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鬥智鬥勇(1 / 2)

張世傑這時才慢慢收起佩刀。

王華陽也鬆了一口氣,看來兩位大人這是相信自己了。

陸秀夫扶起王華陽說道:“既然你來自未來,想必你應該可以想到脫困之策,我們在崖山已經被困一個多月,文天祥大人也被俘虜,我們現在外邊是不會有援軍了,我們兩人都是科舉出身,對行軍布陣知之甚少,而能征善戰的將領大部分戰死,又有一部分投降元庭,我二人也是被迫才接管大宋軍隊指揮權,既然你說留下來與我們共患難,又來自未來,可否有脫困良策?”

王華陽走到地圖麵前,將昨夜想了一晚的突圍策略講了出來:“據我所知,目前我大宋有二十萬軍民,能戰之士十二萬,而元兵兵力大概有七萬,以十二萬打七萬,在兵力上我們占優勢,其次,北邊李恒海軍兩萬,基本都是都崖山島東側駛過來的小船,南邊張弘範海軍三萬,岸上元軍兩萬,元軍七萬大軍分成了三個區域,路上的元軍可以機動支援南北海軍,而南邊的張弘範堵住了我們前往大海的水道,而我們的大船想要出海必須走南邊的水道,張弘範就是看重這點,才在南側布置了大量兵力。

如今我軍背靠崖山島,北有李恒,南有張弘範,西邊是陸地,基本處於絕地,張世傑大人將崖山上的行宮和建築燒毀,想必是想效仿韓信的置之死地而後生!”

張世傑說道:“是的,我二十萬軍民被困崖山海域,如果將士們知道還可以退往崖山,必有後退之心,燒掉行宮和建築,將大家全部聚集在船上,讓將士們知道,隻有奮力死戰才能有生還可能,全部上船,也是想著如果遇到機會突圍出去,大家不用再準備,直接就可以開船撤離!”

王華陽說道:“韓信當年的置之死地而後生與咱們現在的情形完全不同,我們背後是崖山,基本等於絕地,相當於四麵被圍,燒不燒行宮,結果都是一樣的,並且燒了行宮,我們失去了淡水補給,隻能等海水落潮從岸邊流向大海的溪流汲水,如果我們還占有崖山,那麼我們飲水就沒有問題。”

張世傑說道:“你的意思是我們再重新占領崖山?”

王華陽搖頭道:“不,我們不占領崖山,但是要讓張弘範以為我們要占領崖山,如此,他必分兵救之,這樣,我們就有機會!”

緊接著王華陽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張弘範和陸秀夫聽的目瞪口呆。

如此冒險的突圍,萬一失敗了,大宋軍民將死無葬身之地。

王華陽看出了兩位大人的顧慮,繼續說道:“兩位大人如今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而我的辦法最壞的結果還是我與二十萬軍民殉國,不如一試。”

張世傑看著王華陽堅定的眼神,說道:“那就突圍吧!”

王華陽說道:“我的身份隻有兩位大人知道,如果今天成功突圍,還希望兩位大人保守秘密,在外邊,你我仍是君臣,如果沒有外人,你們可以稱呼我王華陽或者王先生!”

陸秀夫說道:“不,不管你是何人,如今你都是我們的皇上!”

王華陽招呼小寶跟自己一起回龍船。

這邊張世傑開始忙碌起來。

按照王華陽的吩咐,陸秀夫傳話給張弘範,要求和談。

蒲師文再次毛遂自薦,親自擔任元庭特使。

於此同時,張世傑挑選五百善水的將士,手持兵器,秘密潛回崖山島。

準備完這些,蒲師文也駕著小船來到了宋軍大營。

王華陽端坐龍船中央,陸秀夫、張世傑及侍衛位列兩側。

隨著小寶高聲喊道:“宣蒲師文覲見!”

蒲師文大搖大擺的走進了龍船。

蒲師文作揖道:“大元特使奉張弘範大將軍命前來與衛王和談!”

王華陽說道:“蒲大人辛苦了!”

並讓人給蒲師文賜坐。

與昨日相比,蒲師文明顯感覺到宋軍對待自己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

蒲師文坐下,繼續說道:“我大元皇帝宅心仁厚,顧念衛王年幼,受人蠱惑才與朝廷對抗,今衛王迷途知返,我大元皇帝決定既往不咎。此次下船,各位大人均官升一級,普通士兵可以選擇繼續為朝廷效力,也可以選擇回家。”

王華陽說道:“你說的這些昨晚我們已經商議過了,待會詳細的條款你可以與陸秀夫大人再行商議!”

蒲師文本以為此次前來談判,估計是要麵對唇槍舌戰的,沒想到竟然如此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