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約在麻逸國也算是兩朝元老了,政治經驗豐富,見風使舵的本領早已練的爐火純青,莊一凡既然已經給了自己台階下,自己就坡下驢,也免得自己家族跟阿基諾家族和曼古達圖家族一樣,最後落得個灰飛煙滅。
隨著號角聲吹起,阿羅約家族的五萬兵力開始循序撤離皇宮。
說是五萬戰士,跟大宋比起來,那就是五萬烏合之眾,大部分戰士手拿棍棒,個別拿著打獵用的弓箭,還有人拿著農具,沒有統一的衣服,隻是在臉上塗上顏色區分不同部族,隻有阿羅約的精銳部隊才配備了鐵質刀劍,如果真和大宋軍隊打起來,估計一萬大宋將士就可以吊打這些部落士兵。
隨著龍旗停下,在將士的簇擁下,王華陽騎著馬慢慢的來到了隊伍的前邊。
隨著小寶一聲“跪”,十萬將士和文武百官紛紛跪地,麻逸國看熱鬧的民眾不知道這是什麼禮節,隻是呆呆的站在道路兩側看著。
阿羅約在翻譯的解說下,也迅速跪了下來。
小寶又一聲“起”,十萬將士齊刷刷的又站立起來,麻逸國的國人什麼時間見過如此宏大的場麵,帶給他們的震撼想必也是非常巨大的。
阿羅約站起身來,高聲說道:“麻逸國全體國民歡迎大宋皇帝陛下!”
陸秀夫代表王華陽向阿羅約致謝了,將隊伍緩緩的開進了王城。
這是王華陽穿越以來第一次長時間的待在陸地上,跟船上的來回搖晃相比,這種踏實感讓他感到真切。
張世傑迅速派出大宋部隊接管了王城的安保以及馬尼剌城的防務,並讓艦隊處於戰鬥狀態,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王城內,王華陽也第一次坐在了龍椅上,開始了自己真正的皇帝生涯。
現在當務之急是阿基諾的葬禮和大宋在巴郎蓋複國的準備事宜。
阿基諾畢竟是麻逸國的國王,其家族在這次戰爭中元氣大傷,但是部眾還在,要想第一時間收服阿基諾家族的人心,那麼就要妥善處理阿基諾的喪事。
眾人經過商議後,決定給與阿基諾以國葬,如此,阿基諾家族的部眾才會心悅誠服的接受大宋的統治,為阿基諾舉行國葬的另一重意思則是告訴列國,阿基諾是死於內戰,不是大宋將其殺害的。
第二件要緊的事就是以一種順應天意的姿態來接管麻逸國。
國葬倒是好辦,畢竟此次跟隨王華陽一起來到巴郎蓋島的有宮廷禮儀官,他們對國葬並不陌生。
但是這順應天意該如何操作,眾人意見不一。
楊勇說道:“我大宋現在大軍壓境,誰不服氣打誰,我們的江山是自己打出來的,誰也不需要通知,也不需要經過誰的許可,就像蒙古忽必烈一樣,他做皇帝跟大家商量了嗎?沒有,咱們也不用跟他們商量,直接在王城舉行祭天儀式,宣告自即日起,麻逸國改名為大宋,昭告天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