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土著叛亂(1 / 2)

王華陽與陸秀夫談了漢化土著的大致方案後,陸秀夫與一眾大臣開始就漢化土著方案展開了討論。

眾大臣對漢人的子女屬於漢人沒有意見,對會說漢語寫漢字的土著人給與漢人身份也沒有意見,但是對通婚土著的父母親屬也給予漢人身份持反對意見。

禮部侍郎胡朋說道:“自三皇五帝以來,我們的祖先先後被叫過夏人、商人、周人、秦人、漢人、唐人,直至到我朝,又被稱為漢人,我們漢人的血統雖然不那麼清晰,但是漢人的文化傳承是清晰的,如今巴郎蓋島上這五百萬蠻夷,因為陸大人一個政策,估計全部都要變成漢人,但是他們連我們漢人的文化,習俗都不懂,更不會說漢語寫漢字,如何能稱為漢人,我們將來是要光複中原的,如果靠著這些蠻夷光複中原,中原的老百姓又將如何看待我們,咱們是去複國還是帶著一群蠻夷去侵略他們?”

陸秀夫說道:“胡大人所言差矣,剛才你也說了,漢人是一個文化群體而不是血統群體,這些蠻夷現在不會寫漢字說漢語,難道兩湖、兩廣之前會說漢語寫漢字嗎?也不會,但是經過慢慢的教化,大家都會說漢語寫漢字了,也產生了文化認同,巴郎蓋島上現在有五百萬人口,會寫當地文字的人不到一萬,其餘人都是隻會說不會寫,如果咱們將漢字教給他們,並學習中原文化,相信要不了二十年,這些人就會對中原產生文化認同,到時候他們就可以為我們所用,我們再用他們去光複中原,中原人士看到一群說著漢語,寫著漢字的人來驅逐蒙古人,也會對我們產生認同,如果我們現在不主動去同化土著,隻靠我們帶來的這三十萬人在本地開枝散葉,要用多久才能生產足夠的人口去光複中原!”

眾多大臣本身就是陸秀夫一手提拔,隻有極少數是宗室和廣州官員,當大多數官員都同意陸秀夫的建議後,楊勇見不涉及官員任免,便也沒有反對,楊太後自然也就同意了陸秀夫的建議。

然而,漢化土著政策還沒有頒布,大宋島的雨季如期而至。

天空烏雲密布,雷聲陣陣,閃電不斷,雨就那麼一直下著,仿佛斷了線的珍珠,沒完沒了,空氣中到處是雨水和泥土的氣息,就連房間裏也是發黴的味道。

這些從中原過來的漢人,尤其是南方的漢人,雖然對雨季也有了解,但是兩廣的雨季是短暫的,間歇的,還會有陽光燦爛、風景宜人的日子,但是大宋島的雨季隻有綿綿無盡的雨水,由於當時還沒有柏油馬路,所有的道路都是泥土結構,長時間的雨水早已使道路泥濘不堪。

王華陽生長在洛陽,雖然在廣東、福建也有出差過,但是如此長時間的雨季卻是第一次經曆,王宮雖然有宮女專門打理,但是空氣裏的濕氣卻是難以去除的,長時間生活在潮濕的環境,王華陽身上竟然出了很多濕疹,好在隨船而來的醫生是南方人,知道如何給大家祛除濕氣。

雨季的到來,再加上阿羅約已經知道了大宋漢化麻逸國的方案,阿羅約與曼古達圖部落和阿基諾部落商量後,決定提前行動。

阿羅約秘密集結了五萬士兵和十萬部落奴隸,曼古達圖部落則集合了兩萬部落士兵和十萬部落奴隸,阿基諾部落雖然在先前的戰爭中正規軍損失了六萬,但是經過征召,阿基諾仍然集結了五萬士兵和十五萬奴隸。

自此,阿羅約部落、阿基諾部落、曼古達圖部落共集結了四十七萬大軍。

這晚,趁著月黑雲厚,大雨磅礴,三大部落的叛亂開始了。

由於連日大雨,為了及時將城市內的雨水排出,整個神州城的泄洪洞全部處於開放狀態,因此,阿基諾命令一千士兵,通過泄洪洞偷偷潛入王宮。

而自己則率領四十七萬大軍,趁著夜色偷偷將神州城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