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世傑去世的消息傳到軍中,將士們憤怒了,在二十萬大宋軍民的心中,張世傑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在大宋危亡關頭,他一介書生,憑借著對國家的熱愛,毅然投筆從戎,帶領大宋參軍一路撤退到崖山,並在崖山順利突圍,之後更是兩搶泉州,攻下福州,智取廣州,如此英雄的人物,竟然被這群蠻夷給殺害了。
當“為張世傑大人報仇”的口號響徹軍隊,參戰的將士如同戰神附體,各個奮不顧身,手拿大刀向著土著士兵衝去。
土著士兵雖然不知道他們喊的是什麼,但是從大宋士兵不顧生死的衝殺已然明白,自己招惹了不該招惹的人。
楊勇帶著兩萬憤怒的士兵,快速的將阿羅約部落的士兵向北門推去,大宋官兵所過之處,屍橫遍野,鮮血橫流,部落士兵也沒有見過如此不怕死的士兵,紛紛後撤,即使阿羅約的督戰隊手持刀劍逼迫他們繼續與宋軍作戰,他們也沒有了作戰意誌。
兵敗如山倒,阿羅約的軍隊節節敗退,天亮前,阿羅約見大勢已去,隻好放棄了北門,但是隻是把士兵撤出城門,仍然包圍著神州城。
天色大亮,經過一夜的激戰,大宋將士終於把叛軍趕出了外城。
王華陽走出皇宮,在禁軍的保護下,王華陽緩緩的往北門走去。
雨還在下,血水混著雨水,在街道上肆意的流淌,不時能看見戰死的大宋士兵和部落士兵的遺體在泥水中浸泡著。
王華陽和陸秀夫隻知道昨晚打了一夜的仗,沒有想到昨晚的仗打得是如此慘烈。
據統計,經過一夜激戰,大宋方麵戰死士兵三千人,戰死平民兩千人,受傷軍民兩萬人,部落士兵戰死三萬人,俘虜受傷部落士兵兩萬人。
大宋雖然勝利了,但是卻是慘勝,五千軍民,千裏迢迢跟隨趙昺來到大宋島,本來想著會迎來新生活,沒曾想卻命喪於此。
軍醫在忙碌的收治大宋傷員,而對於俘虜的兩萬部落士兵,楊勇準備把他們拉上城牆,當著三大部落的麵把這些人統統殺了。
陸秀夫和王華陽聽到楊勇要把俘虜殺了,相互看了一眼對方,立刻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陸秀夫帶著王華陽火速趕往城牆,此刻,大宋士兵已經將二百名部落俘虜拉上城牆,楊勇要讓對麵的叛軍知道,背叛朝廷的下場隻有死路一條。
阿羅約率領著本部剩餘的十萬人馬在城牆外看著城牆上的士兵,也在焦急的思考的應對的方法。
原本以為趁著雨夜偷襲大宋軍民可以獲勝,結果沒有想到在中原被蒙古人追著打的軍隊,到了這裏竟然變得如此強悍,除了自己把北門攻破,其餘三路人馬都被擋在了城牆之外,雖然他們沒有攻進城去,但是攻城部隊仍然被宋軍的弓箭給射殺、射傷了無數,城牆外摞著數層部落士兵的屍體,而宋軍士兵傷亡微乎其微。
阿羅約讓翻譯對著城牆喊道:“大宋皇帝,大宋丞相,巴郎蓋島是我們巴郎蓋人的土地,我們歡迎你們來做客,但是我們不歡迎你們在這裏定居,也不歡迎你們管理我們,我們有五百萬部眾,如果你們執意要統治巴郎蓋島,我們將與你們血戰到底,不過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們決定給大宋軍民讓出一條道路,你們坐著船,從哪裏來回哪裏去吧,中國才是你們的故鄉!”
楊勇在城牆上喊道:“阿羅約老匹夫,既已將皇位禪讓給我家皇帝,我家皇帝就是這大宋島的擁有者,不隻擁有大宋島,還擁有亞宋島和季宋島,島上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家皇帝的,你既已跪拜了我家皇帝,就是大宋的臣民,而今又背叛朝廷,你可知犯了謀反大罪,謀反可是要誅九族的,你又派人行刺皇帝,殺害張世傑大人,誅你十八族都夠了,但是皇上念你年邁,隻要你撤軍,投降,皇上便可免你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