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智取神州城(1 / 3)

忽必烈說道:“那就依丞相所言,快馬告訴哈丹巴特爾,繼續收集大宋島情報,隨時向朕彙報,同時,禁止向大宋島出兵,繼續準備征討安南事宜。”

朱林得知忽必烈是放任大宋島不管的態度,失望至極,原本朱林以為隻要自己將大宋島的水攪渾,趙昺、楊勇、部落三方混戰,蒙古人趁三方疲憊之際直接攻下神州城,設置安東省,那麼自己就是開疆拓土的大功臣,但是朱林萬萬沒有想到忽必烈壓根就沒有看上巴朗蓋這些不毛之地。

朱林暗道:看來忽必烈真的老了,已經沒有開疆拓土的雄心了,自己必須得重新尋找靠山了。

瑪麗亞、陸巡、嶽尚、謝飛四人統領二十萬大軍,帶著王諾和采用分割包圍的辦法,先後和平逼降南門和北門的部落士兵,唯有西門的部落守軍在塞力斯的帶領下,還在拚命抵抗。

謝飛見塞力斯不肯投降,隻得集中所有的火炮輪番攻擊塞力斯部隊。

塞力斯失敗是早晚的事情,因此王華陽開始著手解決吳又玄的問題。

王華陽繼續說道:“部落叛亂基本結束,蒙古人的事情先刺探情報後再做決定,現在咱們要討論一下該如何解決吳又玄。”

文天祥說道:“吳又玄僅有三萬人馬,但是占據神州城,又有百萬百姓作為人質,如果強攻,百姓傷亡會比較大,進攻太緊,又恐怕吳又玄放火燒了神州城,神州城是咱們辛辛苦苦建設了七年才建成的,足以與杭州城媲美,一旦被毀,將會是大宋巨大的損失。”

王華陽說道:“城裏的三萬守軍都由哪些人組成,楊勇的福州係有多少,禁軍有多少?按理說朕已經赦免了跟隨楊勇叛亂將士,他們也該迷途知返,為什麼還會死心塌地的跟著吳又玄造反?”

文天祥說道:“三萬守軍裏麵有五千左右是楊勇的福州親信,其餘人都是從中原逃難過來的,這些人大部分在中原犯了法,被元朝通緝,便乘船來到了大宋,因為這些人本身是不安分人員,怕他們分散到百姓中間危害百姓,當年臣與陸秀夫大人商議後將這些人編入了軍隊,讓軍隊約束這些人,這些人原本就是惡人,目無法紀,無惡不作,對朝廷認可度不高,若不是咱們漢人人數在這裏處於少數,這些人是不會收留的,吳又玄口才又好,隻要給這些人許諾好處,這些人什麼事情都幹的出來,因此這些人跟著吳又玄造反就可以理解了。”

王華陽說道:“原來如此,如果這些人原本就是罪人,目無君上,心無百姓,今天做出這些忤逆犯上的事情也就可以理解了,破城之後,對那些組織叛亂,殘害百姓的士兵一律斬首,從犯則留其性命,量才使用。”

王華陽轉念一想,又說道:“眾愛卿,你們有沒有想過跟著吳又玄造反的人中會不會有蒙古人安插的奸細,如果單純是一批亡命之徒,不可能在楊勇已死的情況下,還支持吳又玄一個書生,朕懷疑這些人中有潛伏的蒙古奸細,是他們挾持了那些想投誠的將士,繼續與朝廷作對,要不然,三萬部隊敢造反,這不符合常理。”

文天祥說道:“皇上,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當時楊勇將一些中高級軍官全部帶出城,怕的就是留在城裏的部隊背叛自己,按理說留守的三萬部隊沒有中高級軍官,不應該會如此頑抗,現在他們的組織力和戰鬥力明顯高於平時,很有可能這些人就是潛伏進來的奸細,等破城之後,臣一定徹查此事。隻是現在難就難在如何破城。”

王華陽說道:“文愛卿,你說吳又玄現在在想什麼?”

文天祥說道:“吳又玄快船向廣州方向發出求援,現在一定是再等待廣州方向的援軍,吳又玄既不求戰,也不破壞神州城,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很確定廣州方向一定會派出援軍。”

王華陽又問道:“你們再認真計算一下,如果廣州方向派出援軍,最快什麼時間到達?”

文天祥說道:“蒙古人明年有攻打安南的計劃,因此前期的準備工作肯定做了充分的準備,根據之前探子發回的情報,這次蒙古人準備水陸並進攻打安南,現在距離攻打安南還有半年時間,水軍想必已經就位,如果忽必烈提前授權給廣州將軍,那麼廣州就不需要再向大都請示,現成的水軍,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出發,空船預計最快明天傍晚大元的軍隊就可以到達神州灣,如果滿載士兵和武器裝備,最快也需要到後天中午,這些還是在理想的狀態下,現在是夏天,海洋多暴風和暴雨,如果遇到暴風暴雨,時間還會往後推遲。”

王華陽點了點頭說道:“很好,那咱們就來個將計就計。現在盡快將塞力斯叛軍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