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畢竟都是經曆過風風雨雨的,王華陽說的慷慨激昂,但是大臣們表現出來的冷靜卻讓王華陽感覺自己說的話白說了。
小寶見場麵一時尷尬,帶頭說道:“皇上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大臣這才跟著小寶的聲音齊聲附和:“皇上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過王華陽剛才的話卻是讓大臣們沒有辦法回答,王華陽提出的問題都是大宋的敏銳問題,眾人躲還躲不過,更不敢在這方麵輕易表態,畢竟皇上年幼,口無遮攔,萬一過些年長大了,發現現在說的話不妥,而現在隨意表態就會給自己留下後患,就會給皇上留下收拾自己的把柄。
王華陽慢慢走回王座,不緊不慢的說道:“既然一個帝王的性格決定著國家性格,那朕今天就開始重塑國家性格,在處理阿基諾部落叛亂的事情上,朕對謝將軍,文丞相的意見表示認同,但朕也有自己的看法。”
王華陽身體前傾,慢慢的說道:“阿基諾部落既然說了哪怕剩下最後一個阿基諾部落的人,也會反對漢人的統治,那麼朕準備一個阿基諾部落的人都不留。”
眾大臣愕然,相互看著大家。
趙瑞站出來說道:“皇上,阿基諾部落可是有三百萬人的大部落,您的意思是將這三百萬人全部殺了?”
王華陽搖了搖頭說道:“不,朕從來沒有想過殺三百萬人,如果朕殺了這三百萬人,就會留下屠夫的稱號,朕要做的是滅亡阿基諾部落。”
文天祥說道:“皇上,恕臣等愚鈍,想要滅亡一個民族,不將他們殺完,怎麼叫滅亡?”
王華陽說道:“朕要做的是滅亡阿基諾部落的意識、文化、曆史、英雄、宗教、信仰,文字、語言,之前陸秀夫大人在世時,大宋一直在推進漢化土著的政策,但是七年下來,朕發現這個過程太過漫長,很多土著到現在還不會說漢語,寫漢字,為什麼,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也有自己的曆史和風俗,他們始終不認為自己是漢人,朕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一句話“欲亡其國,必先少其人、奪其地、滅其史、易其文、去其俗、毀其雄,六者具備,亡國滅種”,阿基諾部落三番五次造反,朕要在精神上滅掉阿基諾部落。”
王華陽繼續說道:“少其人,大家很好理解,就是減少他們的人口,現在阿基諾部落有部眾三百萬,占到整個大宋人口的三成,如果殺了這三百萬,也是大宋的巨大損失,因此,少其人這塊,我們不是殺人,而是迅速的推進漢人與阿基諾部落通婚,再次堅定凡是與漢人通婚者,全家都是漢人的法律,必須是強製性的法律,而且還要在全國範圍內繼續貫徹大宋三島所有土著部落都是炎帝子孫的概念,要讓所有人都相信自己是炎帝的後代,炎帝的後代就是漢族的後代,要讓他們從小就接受他們是漢人的觀念。慢慢的相信自己是漢人的土著多了,土著自然就少了,這就是少其人。”
“而奪其地,則更好的理解,就是將他們的土地收歸漢人,之後再以朝廷的名義將阿基諾部落的土地分給那些承認自己是漢人的部落民。”
文天祥說道:“皇上,少其人這點七年來官府一直在執行,但是奪其地,恐怕那些奴隸主不會同意,如果強行收回他們手上的土地,恐怕阿基諾部落會再生叛亂。”
王華陽笑著說道:“這點朕也考慮到,土地的確是奴隸主的,但是如果奴隸主都不在了呢?”
謝飛說道:“皇上的意思是將奴隸主全部殺了?”
王華陽說道:“不,不到萬不得已,朕不會動殺人的念頭,阿基諾部落這次叛亂,大大小小的奴隸主都來到了神州城,除了戰死的,其餘的全部被朝廷俘虜,告訴那些奴隸主,要想活命,必須獻出自己所有的土地,朕會賜予他們相應的土地供他們生存,如果不獻出土地,按叛亂罪國法從事。”
眾人這才明白,王華陽的所謂奴隸主不存在隻是剝奪他們的土地。
王華陽繼續說道:“滅其史,就是毀滅阿基諾部落的曆史,阿基諾部落在巴朗蓋島上已經存在了數千年,有著悠久的曆史,而一個民族一旦有自己的曆史,就會不斷地傳承,因為有了曆史,大家才知道自己是怎麼來的,自己的祖先是誰,我們要想徹底同化阿基諾部落,就要消滅阿基諾部落的曆史,阿基諾部落的曆史不像中原有專門的史官記載,有“春秋”、“左轉”、“史記”、“資治通鑒”傳世,他們的曆史是口口相傳,也就是咱們漢人來了之後,他們才將他們的曆史用漢字記錄下來,想要滅掉阿基諾部落的曆史,讓後世不知道曾經有過阿基諾部落,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阿基諾部落口口相傳的曆史斷絕,阿基諾部落的曆史傳承一般都是在巫醫和巫師那裏傳承,巫師和巫醫在阿基諾部落中有著廣泛的影響,因此,滅亡阿基諾的曆史,首先就要斷絕巫醫和巫師,朕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阿基諾部落所有的巫醫和巫師以及他們的傳承人,必須在一年內死亡,還要做的神不知鬼不覺,不能讓部落民懷疑到朝廷這裏來。巫醫和巫師全部死亡,阿基諾部落的曆史將不複存在,然後迅速將中原的曆史嫁接給部落民,讓他們熟知中原曆史,久而久之,他們就是真正的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