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貞一個女兒家,自己的婚事本來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父親去世,母親並未隨自己前來,皇上賜婚,陸貞本該代表陸家謝恩的,但是自己給自己的婚事謝恩,深受傳統教育的陸貞不好意思。
文天祥見陸貞一個人愣在原地,趕忙跪下說道:“微臣替逝去的陸秀夫大人感謝皇上對陸家的抬愛,感謝皇上的賜婚,皇上天恩浩蕩,大宋一定會繁榮昌盛。”
王華陽示意眾人平身。
之後的數日,王華陽忙於處理叛亂結束後的各種事務,隻是在晚上時間才會與瑪麗亞共進晚膳和同寢。
王華陽本來打算召見已經懷孕的楊香香,但是在平定此次叛亂的時候,瑪麗亞功勞甚大,現在還有十萬大軍駐紮在城外,王華陽不想讓瑪麗亞覺得自己是個忘恩負義之人,隻能委屈香香姑娘。
不過王華陽讓小寶將香香姑娘搬出宮女房,找一個僻靜的宅院讓楊香香暫時入住,並安排楊雄和楊香香見麵,也算是完成了對楊香香的承諾。
大婚之前,楊香香是沒有名分的,隻有等王華陽大婚之後,這六個試婚宮女才能正式冊封,才能配備宮女和太監。
生命就是如此奇妙,王華陽把六個試婚宮女都寵幸了,唯獨楊香香懷孕了,這也使得王華陽對楊香香格外看重。
雖然還沒有正式冊封,但是王華陽還是按照一般妃子的標準給楊香香配備了宮女和太監,楊香香懷的是王華陽的第一個孩子,不管是穿越前還是在大宋,都是王華陽的第一個孩子,所以王華陽也很期待這個孩子的降生。
遵從陸秀夫的遺書,王華陽決定將陸秀夫停靈暫厝,但是不僅僅是陸秀夫,王華陽決定將太後及在這場叛亂中犧牲的將士和百姓全部停靈暫厝。
一來朝廷現在確實沒有錢給太後舉辦隆重的葬禮,二來,停靈暫厝也向大宋軍民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大宋光複中原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必須完成的任務。
為了減少停靈暫厝需要的房子,普通將士和百姓的遺體火化後全部以骨灰的形式停靈,隻將太後和陸秀夫的棺槨至於忠烈祠的中間,等到日後光複中原,王華陽要將這些人全部帶回中原安葬。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莊一凡的求親師團剛出發,安南國的國使後腳就到了。
此時的安南國皇帝是陳日燇。
陳仁宗陳日燇(jun)(1258年—1308年)越南陳朝第三代君主(1278年至1293年在位),越南佛教竹林禪宗派創始人。自號“白雲大頭陀”、“竹林上士”,被尊稱為“調禦覺皇”。陳聖宗長子,元聖天感皇後所生,自幼篤誌禪學。
現在是騰龍七年,也就是1286年,正是陳日燇即位的第八年。
陳日燇即位時候,正是蒙古滅亡大宋的前一年,當他看到實力遠強於安南的大宋被蒙古人追著打時,便知道蒙古人攻打完大宋,下一個進攻目標就是安南,因此,即位後便立即組織軍民開始修築防禦工事,並且第一時間向蒙古人表示願意臣服,但是蒙古人也有統一天下的雄心,仍舊於四年後的1282年集結五十萬大軍開始攻打安南,好在安南山高林密,安南軍民團結一心,加上蒙古人集結的軍隊不適應熱帶雨林氣候,大部分士兵得了瘧疾,在即將勝利的時候不得已退回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