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房山大牢發現塔木錯和黃義被殺的事情,並且也發現了陳天放逃跑的情況。
房山大牢建立數十年來第一次出現越獄事件,並且越獄的還是精通騎兵戰術的漢人將軍陳天放,此事非同凡響,房山大牢方麵第一時間向大都彙報了此事。
忽必烈知道此事後,讓眾臣工說一下對此事的看法。
皇四子那木罕說道:“皇上,陳天放早不逃,晚不逃,偏偏大宋派來迎親使團的時刻越獄了,兒臣認為一定大宋使團策劃的這起越獄事件,咱們應該立刻調集官兵,將大宋使團圍了,從中間慢慢尋找陳天放,陳天放精通馬戰,他訓練的騎兵可以與蒙古騎兵一戰,兒臣早就說過,應該直接殺了陳天放,都是這幫漢臣,認為要得到漢人的民心,必須要善待漢人的降臣,這樣才能讓更多的漢人將領投降,武將不同於文臣,文臣手無縛雞之力,對咱們的統治起不到威脅,留著他們也沒有什麼用,但是武將不一樣,他們隨時都會拿起武器與咱們作戰,像陳天放這種驍勇善戰的戰將,一旦逃脫,就是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兒臣建議立即派人圍了大宋使團的駐地。”
忽必烈並未回答,而是看向了鐵穆耳:“鐵穆耳,你是怎麼看待陳天放越獄的事情的?”
鐵穆耳說道:“皇上,現在情況還沒有查明,貿然為了大宋迎親使團,會給大元和大宋的關係帶來麻煩,陳天放越獄和大宋使團有沒有關係,這個需要查明後才能確定,即使是大宋使團策劃的這起越獄事件,大宋使團的人也不會傻到讓陳天放呆在使團裏邊,那樣豈不是愚蠢,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調查陳天放的去向,房山那邊遞過來初步的調查結果是陳天放劫持了大牢裏的人,冒充獄卒走出去的,並且還有兩名獄卒被陳天放殺害,也就是說大牢裏麵一定有陳天放的同夥,而當天死去的兩名獄卒都被殺,證明不是這兩人,應該調查當天休班人員,同時,房山大牢那邊查出,當晚有兩名人員騎著馬往西南方向逃竄,陳天放當時是在漢中投降的,他的屬下雖然被打亂,但是基本還是在四川、陝西一代駐防,孫兒建議立刻傳旨四川總兵、陝西總兵,將原來陳天放部下嚴密監管,使陳天放沒有機會將他們聚集在一起。”
忽必烈明顯對鐵穆耳的分析更滿意。
丞相馬劄兒台說道:“皇長孫說的對,現在還不能確定是不是大宋迎親使團策劃的越獄,貿然對大宋使團調查,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並且距離明年攻打安南隻剩下半年時間,現在必須維持好與大宋的關係,並且大宋要一個陳天放也沒有用,南洋各地都是山地雨林,不適合馬戰,在大宋的情報人員也沒有發現大宋有建設騎兵的打算,這次陳天放越獄並且往西南方向逃竄,應該是陳天放舊部策劃或者是白蓮教策劃的,白蓮教現在打著反元複宋的旗號,在四川、湖南、陝西一代活動,大肆發展教眾,三地平章政事都有報告,朝廷應該引起重視,如果是白蓮教策劃的陳天放越獄事件,朝廷應該立刻派出部隊進行捕拿,或者直接對白蓮教進行圍剿,三地現有的兵力都是維持治安的漢軍,戰鬥力低下,根本不是白蓮教的對手。”
三人說罷,齊齊看向忽必烈。
忽必烈聽完三人的話,對那木罕和鐵穆耳的話並未進行點評,而是看著馬劄兒台說道:“丞相的話言之有理,現在事情還沒有查清,不能對大宋迎親使團調查,再有幾日就是其其格公主出嫁的日子,不能為了一個陳天放讓其其格難堪,對大宋迎親使團調查的事情秘密進行就好,同時著兵部立刻派出三千騎兵,沿著陳天放逃跑的方向追擊,一經發現,格殺勿論,如果沒有發現陳天放蹤跡,就讓這三千騎兵圍剿四川、湖南、陝西三地的白蓮教。務必將白蓮教的發展勢頭壓製下去。同時將陳天放的圖像畫出來,發往沿海各地,嚴防陳天放乘船返回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