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2 / 2)

於是某些本來放著不管可能就會在未來反了的某些現在表麵上看還是很忠心的臣子,開始思考起了別的發展。

西伯侯姬昌帶著他的兒子伯邑考連同幾路諸侯一起到朝歌來了。

此次到朝歌來,獻禮是一回事,表忠心才是最關鍵的。沒看見聞太師手底下的大軍才大了勝仗嗎?雖說對於高位的修仙者而言,凡人的軍隊不過是翻手間就可覆滅的東西,完全不值得一提。但是也要有人敢於對截教的人下手。是的,聞太師就是截教的弟子,一個通天還是被玄都告知才知道他存在的弟子。

誰能告訴他,這封神什麼的,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李耳覺得自己已經不是一般二般的無力了。可偏偏,奇異的他又覺得這和電視劇裏麵演的不一樣很正常。想想也是,若真的有封神之戰,怎麼會有人敢把事情的具體經過讓一個凡人知道,還流傳千古呢?聖人們肯定會撕了他的?李耳很苦惱的想到,然後很堅定的知道,其實聖人們還真的不會做什麼,誰叫他們是聖人呢!心境之高哪裏會計較這些。便是女媧,若不是紂王和伏羲一般的容貌,若是這事不是發生在女媧廟,紂王又不是人間帝王,你以為女媧會和他計較?

李耳用手指梳理裏一下垂在胸前的白發,這麼多年下來,他看著自己的白發也看的習慣了,幾乎就想不起來自己黑發的時候是什麼模樣。他不經意的想到,若是他現在回到那個時代,會不會有人認為他很狗血的為了誰一夜白頭呢?

輕笑著,李耳將心頭的那一兩絲疑惑拋了開去。李耳自然是知道曆史這東西和史書之間從來就沒有等號,他可以確定的也隻是那個結果罷了。就好洪荒破碎之前的那些歲月裏,他曾經曆過的那些事情一樣,很多地方要麼是有著很多不一樣的傳說,要麼就是和他所知的傳說並不一樣。

“殷商的氣運本不該絕。”原始觀察著朝歌的風貌,有些感觸的說道:“這些人族幾經變遷,如今的心思是越發的複雜了,裏麵怕是一心向道的人也是越發的少了。”

這前麵一句和後麵一句似乎有些連接不自然啊!李耳眨了眨眼睛,眼神落在原始蔥白的手指上:“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天地之間,氣運有限,聖人占了多數,若無修士隕落,便無修道者成仙。”

這就好像是雞生蛋與蛋生雞的問題,因為有修士隕落,所以有修士產生,也因為他產生了,所以他必然占了氣運,進了這天地大劫。而不成聖,也就是等待著隕落的時間罷了。這便是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了。

“然,混沌無窮盡。洪荒也不過隻是混沌之中的一角。這氣運,若是有人超脫了這世界,便也無用了!”通天緊接著說道,看著李耳的眼神裏帶著邀寵的意味,濕濕潤潤的,惹人憐愛。

所以,李耳很自然的有些失神的看著那雙眼眸,倏忽,不自然的應了一聲,歎道:“但,能超脫這個世界,又有多少呢?”

反正,在他看來,也就是現在的這些聖人,準聖以及羅睺和鴻鈞可以有資格考慮這問題。但是,這裏麵有幾人是有希望超脫的呢?李耳自認為是沒有這個本事的。因為他的“力”還不夠,而他也沒有追求“力”的心思。

雖然說心境提升道行,道行帶動修為,然最後的境界並不就一定能說明實力。君不見,現在的闡教門下,十二金仙幾乎都是大羅金仙境界,但他們的這個大羅金仙可以和洪荒破碎之前的比嗎?洪荒破碎之前的可以和龍鳳初劫之前的比嗎?

這裏麵講究的一個是法力的精純度,一個是人的心境,還有一個就是戰鬥經驗,再來還有所煉化的法寶的差異,掌握的神通的高低,通曉的法則的深淺等等。

昔日,他們說,一日不成聖人,都不過是天地間一螻蟻。而今,他們成了聖人,也依然不過隻是這無盡混沌裏的一個螻蟻罷了。

“吾等需有向道之心,萬不能有任何懈怠之意。如此,一量劫,十量劫,百量劫,乃至無量量劫,終是可能更進一步的。”強打起精神,李耳努力用著平穩的語調說道。至於這結果嘛!他安正自己是沒有期待過的。

原始和通天都愣怔了一下,看向李耳,然後又對視了一眼,眼中莫名的閃過一絲憂慮,卻也沒有再說什麼了。

作者有話要說: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