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夏風起(2 / 2)

而人群中熱鬧往往淹沒人的意識。

每個宋代瓷器的旁邊都寫著詳細的介紹。品類繁多。

[宋朝瓷器五大名窯是汝、官、哥、鈞、定。這五大名窯在器型、釉色、胎質等方麵都達到了極高的成就,成為藏家追捧的珍寶,也是工匠追摹的標杆。其中,汝窯因窯址位於河南汝州境內而得名,是中華傳統製瓷著名瓷種之一,被譽為“汝窯為魁”。

官窯是南宋時期專為宮廷燒製的瓷器,規整對稱,宮廷氣勢,高雅大氣,一絲不苟。

哥窯則以其失透的乳濁釉和炒米黃、灰青等釉色著稱,器形多見仿古造型。

鈞窯則是在柴窯和魯山花瓷的風格基礎上綜合而成的一種獨特風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響。

定窯則以其白瓷為主,釉色清澈,器形簡潔大方。]

身臨其境,精美的素雅的瓷器在麵前的時候,想到書上所說的文人墨客滿堂的宋朝,便有一種奇妙的滋味從腳底下蔓延開,舒展開。

看得多了,這種難以言喻的奇妙的感覺逐漸減輕,越來和自己融為一體。自己不知不覺間成為了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大多數人認為有關讀書的教義是老一輩人對我們思想的枷鎖,因為討厭說教,所以厭煩知識。

溫思爾害怕束縛,憎惡禁錮,向往自由。所以一遍一遍的掙脫桎梏,向廣袤而生,向自由而生。

手機拍下一張張照片,哪怕不記得翻看,記錄當下也是好的。

旁邊有腳步聲響起。

溫思爾轉頭,是宋時桉。

今天的宋時桉穿著一件湛藍色短袖,自帶的一種書生氣息給原本極具少年感的男生帶了幾分儒雅。

若是給他個驚堂木,再來個長衫,還真成了說書人的九分模樣。

像從有年代的畫裏走出來的。

“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溫思爾朝著宋時桉,有些怯懦。

溫思爾自詡不是個勇敢的人。

大多數時候都對他人的生活不感興趣。

“嗯?有關這些瓷器嗎,我不一定知道。你說。”宋時桉朝溫思爾這邊走了幾步,方便更能聽清她的話。

“不是。那個……“

你很喜歡曆史嗎?

話到嘴邊,溫思爾感覺有些唐突,忽而轉向,“這兩個你感覺哪個好看?”

溫思爾指著麵前的兩個青瓷。

有點懊惱,沒戴眼鏡,都看不清這上麵小字寫的是什麼。

宋時桉順著溫思爾的指向看過去,左邊是龍泉窯青釉長頸瓶,右邊是龍湖窯粉青釉鳳耳瓶。

很素雅,符合對南宋的一貫印象。

“兩個都很好看。各有特色。”宋時桉端詳了一會兒。

“嗯。但是我感覺右邊的更符合我的審美。”溫思爾玩笑道,“要按你說的話,都很有特色,是不是都很好看。”

“也可以這麼說。”宋時桉點頭,確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我們回去找他們吧。”溫思爾捋了一下額前的碎發,有點擋住視線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開學的前一晚。

溫思爾高中是走讀生,所以不用準備繁重的行李,很多書還在原來的位置上。拿個書包直接走人。

老胡在班級群裏發了開學的注意事項以及分班考試的安排。

群裏大家都在回複收到。

隨後瞬間沒有老師的小群就炸開了鍋。

親愛的班長大人:[誰懂,感覺啥也沒幹,眼睛一閉一睜就開學了。]

補不完作業不改名:[我已經是一個成熟的高三生了,不是高二生可以比的。]

江苒:[恐怖的分班考……我恨你!]

丸子子子:[永別了,大家。我先預定一個B班位置。]

……

溫思爾看著群裏瞬間的99+,開學的怨氣恐怖如斯。

正劃著看大家的聊天呢,手機屏幕上方,來了一條消息。

陳而蘋[您有一條紅包消息]

溫思爾沒點開,繼續看大家的聊天。

兩分鍾後,陳而蘋[思爾,高三加油!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溫思爾把紅包收了,找了一個看起來很乖的表示“好的”的動畫表情發了過去。

有錢不收這不傻子嗎。

剛回完,看到好友申請處有一個紅點。

溫思爾點開一看,是那個熟悉的海賊王頭像,

“我是宋時桉。”

溫思爾心咯噔了一下,不知為何。

之前有事都是在學霸小組的群裏聊天,溫思爾才後知後覺到,還沒加好友。

猶豫了一下,溫思爾按下了同意鍵。

[以上是打招呼的內容。]

[你已添加了s,現在可以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