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龐丞相請駕遊園 多花女花園獻媚(1 / 2)

皇上擺駕龐府,滿朝文武,個個隨班伺候,禦林軍拿著豹尾長槍,前前後後,簇擁著龍轎在前開路。

龐吉跪伏在府門外等候聖駕。聖駕到後,仁宗下了金鑾車,陳琳傳旨候駕,文武百官領旨遵行。陳琳和龐吉跟著仁宗進了院子在牡丹廳坐下賞花,仁宗道:“今日朕有幸賞花,隻可惜沒有聲樂相伴。”

龐吉道:“臣女多花,精於女樂,隻是沒有奏明,不敢讓她見駕。”

仁宗來就是為了見龐多花,聽龐吉這麼說,立即下令召她覲見。

扮成仙女模樣的龐多花早已在內堂等候傳呼多時,聽父親召喚,便來到花園麵見仁宗。侍婢扮成仙姬吹彈歌舞了一會兒,多花吹了一曲《彩鳳和鳴》。仁宗聽後大喜,多花又趁此吟詩一首:

名花卻是長侯門,靦腆芳辰朝至尊。

一曲鳳簫和奏裏,幸教少女荷君恩。

仁宗看龐多花音容俱妙,又精通六律,不覺心馳神往。於是即刻賜龐吉金龍寶帶一圍作為聘禮,龐家父女叩謝皇恩。這時天色已晚,仁宗傳旨起駕回宮。

仁宗皇帝回宮後,想起龐多花的百般風月,萬種姣羞,越想越入迷。他覺得此事不能再耽擱下去了,於是召國子監祭酒陶先翰和太監陳琳一起,將黃金百笏、彩緞千段送去龐府,命龐吉即刻將女兒送到宮中。這正是:

月殿嫦娥離皓窟,九天玉女下蓬萊。

陶先翰領了聖旨後即刻趕到龐府宣讀,龍吉接旨後挑選了二十四名婢女,要她們穿上五彩宮衣,各自拿了宮燈兜扇,一隊隊站到廳前。不多時,龐多花出廳,拜別了爹娘和嫂嫂,又到龐黑虎的靈前告了別。然後侍婢們扶著她上了鳳車,笙歌奏起,一路往宮中去了。

龐多花進宮先拜見了仁宗,又去見過了正宮曹皇後,仁宗又命嬪娥將她引送到偏宮。曹皇後見過多花後,心中暗想:“這龐多花長得真是美,隻是龐丞相是個奸佞之人,他的女兒恐怕也不是賢淑的人。皇上如今寵幸她,隻怕日後他們父女倆弄權,江山就不太平了。”

仁宗得了多花之後,才體會到真正的宮闈之樂。第二天,仁宗升殿降旨冊封龐多花為貴妃,封龐吉為國丈,又賜了龐多花半朝鑾儀,立了下馬牌,龐吉謝恩出班,滿朝文武稱賀。這正是: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宮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不過,這文武百官中有一人卻覺得不自在了,此人便是呼延丕顯。他心想:“聖上如今不念先王訓誡,沉溺美色。龐多花被封為貴妃,龐吉被封了國丈,將來他們父女必有狼狽為奸的事,這如何是好?無奈的是我擔任藩職,並非諫官,不方便諍諫。這朝堂裏眼下除了包文正,沒有人能有此擔待,奈何他如今卻告病在家。這朝政江山,還有誰能匡正啊?將來上朝,我定會遵先王之命,帶紫金鞭入朝。若有奸佞不法之舉,我絕也不能饒過。”

正在思索時,夫人楊氏來到書房,看見夫君愁眉不展,便上前詢問何故。

呼延丕顯便將仁宗近日沉溺美色、荒廢政事、輕用權佞之徒的事情一一說給了夫人,並坦言如此下去,隻怕江山有失。

夫人勸慰他道:“夫君何必這樣偏執呢?”

呼延丕顯道:“自古道:‘食君之祿,分君之憂。’如今聖上不以天下為重,做臣子的如何不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