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龐吉領兵四處追捕呼延家的兩兄弟,卻一直沒有絲毫線索。於是他便誑奏皇上說呼延家弟兄會施妖法,致使軍兵不能前進,奏請皇上敕召法師趕往軍前清除邪氣,以便抓獲。同時還敕命各省撫按嚴厲督責各個郡邑的文武官吏,一並協助查獲逆黨,有功者就升官加賞。如果有誰不嚴行查捕,一經查出,一並論罪。
仁宗看完奏折後,即刻命禮部畫出呼延家兩兄弟的畫像,然後分發到各地的文武官員手中,一起協助捕獲。如果誰敢放縱逃犯,按律再加三等治罪。
降旨後,仁宗回到宮中。突然越想越不對勁,覺得自己似乎犯了什麼錯誤。他心中暗想:“今日之事是否做得有些過分了?想那呼延讚本是我朝功臣,皇祖父極其寵信他,加封他為忠孝王,又賜他金龍鞭,命他秉持朝政。按理說我趙家待他不薄,他應該沒有理由造反,而且朕一直以來也沒看出他有何造反的征兆。當初,因寵愛龐妃,朕便聽信了她的一麵之詞,加之心中也有些忌憚呼延家的權勢,所以才下旨抄滅了他家,又命龐吉領兵追趕逃走的兩兄弟。如今龐吉竟又說呼延家的兩兄弟會妖法,致使軍兵不能前行,朕怎麼越想越覺得這事有些蹊蹺呢?”
仁宗正在思慮時,龐妃前來叩見。龐妃道:“臣妾蒙受皇上格外之恩,又承蒙皇上讓臣父龐吉領兵追捕呼延家餘孽,沒想到他們妖法多端。臣妾想,呼延家兩個兒子難道是罡煞下凡?所以想令欽天監夜觀星象,把星辰的遷位宮次講明,如此臣父的追捕才不會出差錯。若不早早製伏呼延家餘孽,就怕生出事端來,到時隻怕皇上鞭長莫及了。”
仁宗對呼延家造反一事已起疑心,所以不想答應龐妃所請。於是就寬慰龐妃說呼延家乃是開國功臣,自己隻是一時衝動才把呼延一家一夜之間誅滅了,現在被廷臣私下議論,心裏常常不安,所以就想把這事暫且擱置一下。
可是龐妃卻軟磨硬泡地執意要仁宗降旨,仁宗雖疑心自己冤枉了呼延家,但畢竟隻是疑心,並沒有找到確實的證據證明龐氏父女騙了自己。再加上他耳根子太軟,拗不過美人舌,隻好命欽天監夜觀星象,以方便查獲呼延家兄弟。
欽天監監正孫太奉旨上了觀星台,將周天過宮凶吉次序一一查看後,發現青龍星離宮三度,白虎星遷垣數仞,這兩顆星恰好照應在呼延家的兩個兒子身上。於是監正下台俯伏奏道:“臣孫太奉旨觀星,查得青龍、白虎二星都已離宮退位,急需皇上護佑,才能安住星象。”
仁宗聽後沉吟不語,心中若有所動,思忖了一會兒之後便擺駕到了劉妃娘娘宮中。
劉妃接駕,擺下禦宴,問:“聖上今天為何悶悶不樂?”
仁宗道:“娘娘有所不知,朕當初在沒有找到確實證據之前便聽信了龐妃的一麵之詞,把皇祖父的大功臣呼延家冤殺了,而且還命令加兵追捕了四個月。昨天龐吉奏說呼延家妖法厲害,想請法師幫忙驅趕除妖。今天龐妃要求欽天監觀察星象,方便查獲呼延家兄弟藏匿的位置。後來據欽天監孫太說,青龍、白虎二星已經離垣,要朕祈禳使其歸宮。朕想呼延家的兩個兒子,正好照應了這兩顆星上。如今隻好不動不變,也不準龐家添兵去追,把這事擱置下來。”
劉妃道:“天子乃是上帝設立委派治理人間的,需要代天宣化。皇上仁德遍布四海之內,人皆稱堯舜,但皇上過於寵愛龐妃,龐妃之父便開始弄權。呼延家本來就有功於朝廷,他家忠良之念絕不會變。龐家既然詆毀他家藏有悖逆之心,這事還要好好省察,然後再做決定。如今皇上聽信龐家一麵之詞,不問黑白,就把呼延家滅掉了,廷臣難免會說皇上不分善惡,輕信佞臣之言,冤殺忠良。隻因皇上太過仁慈,所以奸佞才敢欺君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