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南北史演義(下冊)》(36)(1 / 3)

第八十六回 北突厥歸附隋朝

話說隋左衛大將軍楊惠佐命有功,改名為楊雄,最初被封為邗國公,不久又晉封為廣平王,掌管禁旅,寵絕一時。長安中人稱他為“四貴”中的第一人。“四貴”除了楊雄外,就是蘇威、高熲、虞慶則。楊雄對兵士非常寬容,深得眾心。因此隋主楊堅猜忌於他,改封楊雄為司空。楊雄知道隋主想奪去他的兵柄,便閉門謝客,不再過問朝政之事。不久楊雄又被改封為清漳王,沒多久再次改封為安德王。

滕王楊慧曾娶了周武帝宇文邕的妹妹順陽公主,他長得一表人才,又非常有文采,時人稱之為楊三郎。隋主任命楊慧為雍州牧,並且常與他同坐,稱他為阿三,後來又改名為楊瓚。雖然楊瓚是隋主的同母弟弟,但是他因為隋主篡奪周室,屠滅宇文氏,不免覺得隋主有些殘忍。順陽公主想念宗親,更是日夜悲傷,便在暗地裏詛咒隋主;並且她與獨孤後素不相容,因此更加惆悵。獨孤後家世貴盛,天資聰穎,經書史籍無所不知,隋主對她很是寵愛。每當隋主臨朝時,獨孤後都與他同車而進,到殿閣前才停止。她秘密派遣宦官伺察朝政,稍有所失,便立即記錄下來,等到隋主退朝後,一同返回燕寢,婉言規諫,十有八九會被采納,宮中稱之為二聖。獨孤後曾和隋主秘密宣誓,禁止隋主與其他妃嬪生子。試想這獨孤後如此專寵,怎能不恨及順陽公主,從中構陷呢?果然隋主聽信了獨孤後的話,勸楊瓚離婚。楊瓚與順陽公主伉儷情深,不忍心分離,便再三請求隋主,希望隋主能網開一麵,雖然得到隋主的應允,但從此恩情和禮遇便不複以往了。開皇十一年,楊瓚跟隨隋主前往栗園,宴席剛剛結束,忽然感到腹痛難忍,片刻之後就死了。隋主楊堅並沒有厚加追賞,並且逐出順陽公主,除去她的屬籍。大家不必細猜,便可知楊瓚是被毒死的。當晚,上柱國鄭譯病死,隋主遺書吊祭,賜其諡號為達。朝臣因楊瓚沒得到諡號,便代為申請,才勉強得一個“穆”字。

太子通事舍人蘇夔是尚書右仆射蘇威的兒子,年少能文,尤其擅長音律,本名伯尼,因通曉樂律而聞名,蘇威特令他改名為夔。越公楊素對他非常器重,曾對蘇威開玩笑說道:“楊素無兒,蘇夔無父。”這時蘇夔和國子博士何妥等人共同商議正樂,二人意見不一致,相持不決,並讓百僚共同商議。眾人大多奉承蘇威,不敢反對蘇夔,於是有十之八九的人都讚同蘇夔的提議。何妥憤憤地說道:“我做了四十多年的老師,能被後生小子所汙辱嗎?”於是何妥上書彈劾蘇威父子以及禮部尚書盧愷、吏部侍郎薛道衡、尚書右丞王弘、考功侍郎李同和等人,說他們朋比為奸,濫用私人。隋主命令第四子蜀王楊秀和上柱國虞慶則等人核查實情後,免去了蘇威的官爵。盧愷暗中聽受蘇威的囑令,任用王孝逸為書學博士,因此也坐罪被免。而薛道衡等人隻是被隋主加以譴責,沒有免去官職。隋主任命楊素為右仆射,令他與高熲共同掌管朝政。楊素風度比高熲好,但器量遠不如高熲,蘇威以下的朝貴大多被他輕蔑,所以眾人並不服他。大將軍宋國公賀若弼對他最不服氣,並且他自認為功勞高於楊素,理應擔當丞相,至此反倒被楊素奪去,更加覺得不公平。賀若弼入朝晉見隋主時,也常常出言不遜,隋主楊堅對他說道:“我用高熲、楊素為宰相,你曾說他們二人除了會吃飯,什麼都不會,究竟是何意?”賀若弼應聲答道:“高熲與臣是故交,楊素是臣的舅子,臣素來知道二人的才能,才說了這話。”隋主聽後臉色一變。王公大臣善於察言觀色,猜出了隋主的心思,便是立即彈劾賀若弼心存怨念,罪當處死。隋主立即下令將賀若弼關進獄中,沒多久又召問道:“臣子應該堅定守法,你自己想想,有沒有活著的道理?”賀若弼答道:“臣曾經用八千士兵擒住陳叔寶,希望能因為此事而活下來。”隋主說道:“這事已經格外重賞。”賀若弼又說道:“臣請陛下寬恕,饒我一命。”隋主躊躇很久,才寬免他的死罪,革職為民。過了一年多,隋主仍然賜還賀若弼的爵位,蘇威也恢複了爵位,仍然擔任納言。上柱國韓擒虎和賀若弼互爭長短,也是個矜才使氣的人物,幸虧享年不長,得以善終。

第二年二月,隋主命楊素到岐州北部監督建造仁壽宮。楊素上奏推舉宇文愷、封德彝為土木監。宇文愷和封德彝隻知道諛媚奉承,一經委任,格外效力,於是下令工人挖山填穀,創立宮殿,崇台累榭,相屬不絕。可憐這班丁夫工匠,白天不得安寧,夜晚也不得休息,害得身疲力乏,也沒有醫生治療,隻能奄奄等死,宇文愷和封德彝將勞累而死的工人的屍骸推入坑穀,屍上填屍,差不多堆得像小山一樣。當下他們命人將此坑填上,築成平地,作為地基。好不容易過了兩年,仁壽宮才建造完工。這座宮殿規模閎麗,金碧輝煌,僅工人就死了一萬多人,模模糊糊地算了個總賬。

隋主楊堅命令仆射高熲前去探視,回來後高熲奏稱宮殿太過奢華,還白白累死那麼多人。隋主本來就節儉,聽到高熲的報告後,當然恨極楊素。楊素非常擔憂,急忙派人暗中告訴獨孤後,說:“曆代帝王都有離宮別館,如今天下太平,僅僅建造一座宮殿,怎能說是浪費呢?”獨孤後立即回報,叫楊素不必憂心,自然有辦法勸解隋主。隨後隋主楊堅親自前往仁壽宮巡視,果然覺得太過奢華,便召楊素當麵問道:“朕叫你監督建造此宮,是因為你老成謹慎,能斟酌豐儉,體會我的意圖,為何要把宮殿造得這般綺麗,讓我結怨於天下呢?”楊素無話可說,隻能叩頭謝罪。隋主楊堅全然不理睬,自己前往便殿休息。楊素忐忑不安,害怕遭到嚴厲的譴責,封德彝悄悄對他說道:“您不要過於憂慮!等到皇後前來,必有恩詔。”封德彝的話剛說完,已經有人報稱皇後駕到。楊素急忙上前迎接,獨孤後當麵加以慰勞,隨即入偏殿晉見隋主。楊素不敢跟隨而入,過了半天,已有旨宣楊素進去。隋主端坐著,尚未開口說話,獨孤後便從旁委婉勸說:“你知道我夫婦年老,沒有什麼可以娛樂的,所以裝飾如此華麗的宮殿,想讓我夫婦安享天年,你真是太忠孝了。”隋主雖然沒有慰勞,但麵色已經溫和不少,不像先前那般嚴厲,楊素當即拜謝。獨孤後又代楊素表功,得到了賞錢一百萬串,絹布三千匹。楊素又對獨孤後說道:“老臣沒有什麼功勞可言,反倒是辛苦了監役,封德彝等人非常勤勞,應該得到封賞。”獨孤後點頭說道:“封德彝自會另賞,你不必謙讓。”楊素便拜謝退下。沒多久,有詔令提拔封德彝為內史舍人。此後隋主常常駕臨仁壽宮,每次都和皇後同行,並且撥遣宮女常住在仁壽宮中打掃宮殿。宮中缺少什麼,立即挑選入宮,隋主楊堅也漸漸地迷戀聲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