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跨海征瓊崖(3 / 3)

蔣介石見電後大罵薛嶽,罵過之後,知海南島失守已成定局,遂又批準派軍艦前去海南島。

薛嶽在海口又呆了半天,生怕機場被占或被毀,那時他就插翅難飛了。22日上午,他決定帶防衛司令部重要官員逃離海南島。當晚,這一幹人乘三架運輸機逃離。一下飛機,他忙去蔣總統官邸請罪去了。

海口之敵一見總司令已走,再無鬥誌,跟著乘軍艦逃向榆林。

23日晨,四野118和127師占領海口。

23日,128師和119師一部在瓊山殲敵62軍兩個師大部。

軍委二局截獲給台灣電報,即告四野司令部。四野司令部即電鄧華:敵撤守瓊南各港口準備逃跑。

為了迅速圍殲逃敵,鄧華決定,留兩個團在海口擔任守備外,兩軍主力即分三路向瓊南追擊。

東路軍以40軍主力、43軍128師組成,沿嘉積、樂會、萬寧、陵水向榆林追擊前進。

24日,119師於黃竹擊潰敵151師師部及其兩個團,25日占領嘉積。118師利用繳獲敵人的汽車組成加強營追擊敵人,經文昌、嘉積南進,在和樂擊潰敵32軍兩個團等部後,28日繼續經陵水向榆林前進。43軍128師25日由嘉積向南,27日占萬寧,29日於新村港殲敵62軍與教導隊各一部二千餘人,30日,以日行一百八十華裏的速度,於30日下午4點占領榆林,圍殲了未及逃走的敵人。下午7時,119師也趕到榆林,兩師占領了瓊島南端最大的海軍基地榆林、三亞兩港。

至北,東路軍已肅清瓊東沿海殘敵。

中路軍由43軍二梯隊129師與127師380團組成,24日由三塘起渡,於天尾港登陸,稍事集結後即經美亭、那大、白沙向北黎、八所追擊前進,30日進至八所以東地區。5月1日,在小嶺、八所、北黎、十所一線全殲敵286師,俘敵二千五百餘人,加上斃傷和淹死的一千多人,瓊西已再無能戰鬥之敵人。至此,瓊西南重要港口北黎和八所已為43軍占領。

西路軍118師分兩路向八所、北黎追擊,一個加強營沿環島公路直逼八所,另一部乘十五艘機帆船,由海上向八所、北黎追擊。由於風浪太大,影響了航行速度,等趕到時,這兩個港口已為129師占領。

海南追擊戰曆時八天,於5月1日全部結束。渡海作戰部隊排除種種困難,以驚人的速度,出乎敵人預料地占領了各重要港口,共殲敵三萬餘人。

在我軍占領大港口後,幾部敵人不得不搶奪當地漁船入海逃命。

這批敵人恐怕都是喂了南海的魚蝦了,他們忘記了這些小船是無法漂到台灣的。

至此,海南島戰役勝利結束。

毛澤東知道海南島已全部解放,連續吃了三頓紅燒肉,因為美帝國主義對大陸的海上封鎖在這裏被撕開了一個五百海裏寬的缺口,這種意義已不僅僅是軍事上的。

●蔣介石已準備政治避難,菲律賓政府聲稱要來個閉門不納。國民黨作困獸之鬥。萬山群島又燃戰火。小戰鬥打了三個月。四野主力轉入剿匪作戰。

海南一失,蔣介石隻能祈望大陸上的匪特武裝、地下軍、遊擊隊死灰複燃。他明白,如這部分力量不能很快鬧出一點動靜,要不了兩年,這些隊伍將不複存在,因為他知道共軍已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剿匪了。

這樣,他就十分看重萬山群島了。這一片島嶼,可以封鎖珠江口,進而又能對大陸殘留的武裝打氣撐腰。一旦時機成熟,譬如世界大戰又爆發了,他反攻大陸的可能,還是存在的,盡管這個希望細若遊絲。

可細若遊絲的希望總還是個希望吧。顯赫一時的蔣總統、蔣委員長,如果不靠這種強烈的意念支撐下去,恐怕一下子就要垮掉。他畢竟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了,而這幾十年,天下一直不太平,好不容易弄出一個差不多一統的局麵,沒想到十來年功夫就垮掉了,除了感歎一聲天意如此,剩下的恐怕就是再做做這種破破碎碎的殘夢了。

海南島一敗,他有點發怵,覺著台灣可能也無法堅持多久了。美國人吵吵嚷嚷多年要幫助他,實際又沒作出多少真正支撐他的決定,並沒有說要派兵來華助戰。美國人覺得東西方冷戰時代已經開始,不能眼睜睜看著一個完整強大的共產黨國家出現在東方,也很想保留一支獨立的或者叫相對獨立的力量與大中國抗衡。可一時間,也決定不了這件事。因此,當蔣介石訴說自己苦衷,為台灣的前途憂慮時,美國人給他的答複是,可能聯係他到菲律賓政治避難。

政治避難已是亡國之君最後的,當然也是最無奈的歸宿了,問題是菲政府的答複是:如果蔣真的到了菲律賓,他們隻好限他24小時內離境,因為菲律賓作為一個小國,又是中國的鄰居,不願為一個亡國之君的安危得罪一個新的強大的中國政府。

蔣介石這時候的處境可算是悲慘到家了。

如果萬山群島再一失守,那麼,香港、澳門也就無法過多滲入,如果毛澤東硬是強行收複了這兩個地方,那麼台灣就沒有任何可以依托的屏障了。因此,他以第二艦隊的主力牢牢地控製著萬山群島。

毛澤東當然不會讓這樣的局麵持續多久。他早瞄準了台灣了。當然,他也知道解放台灣難度要高於解放海南島十倍,海峽寬一百多公裏,自己的海軍剛剛建立,還有美國人會不會出兵等等重要因素。

可是,萬山群島一定要拿下來。毛澤東從來不缺少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到了5月底,他決定把萬山群島當一盤點心吃下去。

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把這個任務交給了44軍。

當時,敵人依仗海軍的優勢,使用第二艦隊主力與第一、第三艦隊一部與外伶仃、秀英兩巡防區的艦艇,共大小三十艘、陸戰隊一個營又六個連隊以及遊擊部隊千餘人,在第二艦隊司令齊鴻章的統一指揮下,盤踞在萬山群島上。他們采取的戰法,有一個名稱,叫空島戰法,以艦艇為主進行逐島防禦。

我方最後確定的參戰隊為:44軍131師大部、華南江防艦隊、兩廣縱隊炮團、132師炮兵營、中南炮司10公分加農炮連、50軍無後座力炮連、130師步炮連。他們根據萬山群島的地形情況與敵我雙方海軍船隻質量、兵力等具體情況,製定出了穩步前進、逐島攻擊、依島攻島、突然襲擊的作戰方案,準備通過幾次,甚至幾十次的攻擊,重創敵軍後,迫其撤退,進而占領全部島嶼。

5月20日攻擊開始,到8月3日攻占最後一個小島,此戰共經曆了近兩個半月時間。此役擊沉敵炮艦四艘,擊毀永字艦兩艘、汽船兩艘,擊傷軍艦七艘。齊鴻章到了8月1日,仍不甘心失敗,指揮了一次強行登陸,在這一仗中,他中彈負了重傷,隨自己殘破不全的艦隊回到台灣後兩天,不治而死。

四野44軍也付出了相當代價,犧牲三百多幹部戰士,其中包括副團長郭興隆。

萬山群島解放後,中南沿海島嶼全部為我控製,中南地區所有領土全部解放。

第四野戰軍在解放戰爭中所擔負的正規作戰任務全部完成。

此後,第四野戰軍主力一部除38、39、40軍集結於河南整訓生產,42軍調東北,50軍集結於湖北剿匪、生產外,大部主力投入到了剿匪與鞏固國防的前線。

至此,第四野戰軍完成了曆史賦予它的光榮的使命。

四年來,這支部隊縱橫數萬裏,殲敵兩百萬,為新中國的誕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1993年7月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