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哈雷爾功成身退 馬爾金史上留名(1 / 3)

艾希曼終於被推上了被告席,他的罪行被記錄成3000多頁的卷宗,站在特製的防彈玻璃罩裏接受猶太人正義的審判,最終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親手擒拿艾希曼的摩薩德特工彼得·馬爾金功成名就,從此被稱為“摩薩德曆史上最出色的特工”。

艾希曼成了“腦震蕩病人”

1960年 5 月19日,以色列國家航空公司的“布列塔尼亞”號專機飛抵布宜諾斯艾利斯。代表團的成員們下了飛機後,就住進了阿根廷為他們早就安排好的國賓館去了,準備參加25日的隆重慶典。這時,艾希曼已在哈雷爾為他專門準備的“宮殿”裏平平安安地被關押了8 天。

現在,哈雷爾並不擔心艾希曼的失蹤會引起阿根廷警方大規模的搜尋。因為他早就分析過了,艾希曼突然失蹤後,他的家人也不敢聲張,更不敢去報警。因為他們是以假的姓名身份隱居阿根廷的,是非法的,所以他們也會擔心被警方查出來後,招來地方當局的懲罰,所以他們即使是要去尋找,也隻能是到一些靠得住的老朋友或熟人家裏去詢問。而此時艾希曼的那些納粹黨朋友也不敢把事情鬧得滿城風雨,這些人現在首先得考慮考慮自己的處境。如果他們猜到艾希曼已經被捕獲了,肯定會想到自己的前程,恐怕早就溜之大吉了。

事實證明哈雷爾的推測完全正確。在這8天的時間內,外界沒有任何有關艾希曼的傳聞,也沒有任何不相幹的人光顧這間“宮殿”。

因此,哈雷爾就利用這8天的時間,做好了解運艾希曼的一切工作。他打算讓特遣行動小組的特工們都穿上以色列國家航空公司的製服,同時給艾希曼也套上一件,讓他也冒充以色列國家航空公司的雇員。然後全部人馬乘坐機組人員的專車直抵機場。隻要一上了他們自己國家的專機,那就算大功告成了。

哈雷爾早就得知,以色列代表團的成員在參加阿根廷的國慶慶典後,都不會坐專機從原路返回以色列,他們將從阿根廷去美國訪問,可能還會去其他的地方。所以這架以色列國家航空公司的專機就成了他們押運艾希曼的專機了,這一切都給押送艾希曼回以色列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哈雷爾一再強調,在對飛機進行全麵技術檢查和機組人員休整時間,有關機組人員必須毫不鬆懈地對飛機實行保護性監視。

為了防止艾希曼在機場通過最後一道檢查口時狗急跳牆,向阿根廷執勤人員泄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哈雷爾早就有了周密的考慮。5天前,他就在隨隊軍醫的建議下,讓一名摩薩德特工住進了當地的一家醫院,病因是他在一次“車禍”中得了“腦震蕩”。這位“病人”住院後,必須表現出他的智力狀況每天都在緩慢地好轉。這樣,他就可以得到一份由阿根廷醫院簽署的醫療證明,和一份允許他返回他的祖國以色列“繼續治療”的許可證。

經過5天的準備,這一切都如期完成了。那個“病人”剛一出院,所有的出院文件和疾病證明都交到了那位精於偽造證件的摩薩德特工手裏。兩個小時之後,阿根廷那家醫院開具的所有文件和證明書上,都被換上了艾希曼的照片和姓名。現在,即使阿根廷警方攔住以色列國家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專車挨個檢查證件,特遣行動小組的特工也能對“機組成員”艾希曼神誌不清的神態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並且能遞上一張真正的醫院診斷證明。

當時哈雷爾還想了一招。出發前幾天,他讓一些隊員天天晚上光顧附近的一家小酒店,並且在那家酒店每一次都裝成喝得酩酊大醉的樣子,然後深更半夜地扶醉而歸,在大街上又唱又鬧招搖過市,讓其中的一個人裝成醉得人事不省的樣子,由其他的幾個人抬著回旅館,並且故意在那些巡邏的阿根廷警察麵前經過。

開始一兩次那些巡邏的警察還在幹涉,公事公辦地檢查他們的證件,後來看到那幾個人天天都是如此,那些警察也就見怪不怪了,幾乎連問都不問一下,甚至還覺得這些人有點可笑。

哈雷爾當時為什麼要想到這一招呢?原來他做好了兩手準備,擔心萬一艾希曼到時候不配合裝不成“病人”,他就準備把他灌醉,然後把他像抬一個酒鬼一樣抬上飛機。不過後來這一招還是沒有用上。從到機場一直到後來通過安檢直到上飛機,那個艾希曼一直都“配合”默契,並沒有露出破綻。

1960年5月20日20時,在那幢秘密的鄉間別墅中,摩薩德特工做好了把艾希曼帶出阿根廷的最後準備工作。他們給艾希曼套上了“埃勒·粵勒”航空公司的製服,特遣隊的醫生將一針特製的麻醉劑注入他的肌肉中。10秒鍾以後,艾希曼就對周圍的一切失去了知覺,隻能在兩個人的攙扶下行走。在外人看來,他已經成了一個典型的腦震蕩患者。

到達機場後,哈雷爾便讓同事把機場候機室餐廳角落的一張飯桌全部占滿了,以防止萬一發生什麼意外。他知道這是在別人的國土上,一直都得小心謹慎。摩薩德特遣隊的隊員都在候機大廳等待檢查,他們的周圍是幾百名正在進餐的機場工作人員、各國旅客和阿根廷的邊防警察。通過機場護照檢查的時候竟然出人意料地順利,邊檢人員甚至對這位“腦震蕩患者”表示了友善的同情。最後,這些使用假護照的以色列特工以及艾希曼全部通過了海關和護照檢查。哈雷爾不由得輕輕地出了一口氣。然後他們就全部順利地登上了停機坪上那架以色列國家航空公司的“布列塔尼亞”號專機。

剛一上飛機,兩名摩薩德特工便把艾希曼塞進位於飛機前部的頭等艙室。在艾希曼的周圍,坐滿了“機組其他成員”,他們一個個佯裝呼呼大睡。這時,哈雷爾還吩咐飛機駕駛員減弱了艙內的燈光。在昏黃的燈光下,每個人的麵部都變得模糊了。為了對付阿根廷方麵對飛機可能的“例行檢查”,哈雷爾不願冒任何風險。此時的哈雷爾失去了以往一貫的沉著與冷靜,急切地盼望飛機的起飛。據哈雷爾事後回憶,這是他一生中最難挨的時刻。

5 月21日零點,布宜諾斯艾利斯機場塔台向以色列國家航空公司的“布列塔尼亞”號專機發出了“起飛”的命令。

在飛機上,機長經哈雷爾的同意,向機組人員宣布了此次飛行的特殊意義。有幾位機械師和機組人員得知抓獲了屠殺猶太人的凶手艾希曼之後,竟激動得抱頭痛哭起來。因為他們當中有許多人的親屬和家人就是在納粹德國的集中營裏死去的。

經過漫長的空中航行,以色列國家航空公司的這架“布列塔尼亞”號專機終於順利降落在以色列的利達機場。

被告席上的防彈玻璃罩

哈雷爾在機場上把一切安排妥當,讓隨機的摩薩德特工人員看管已經蘇醒過來的艾希曼,他自己則立即驅車前往總理官邸。他知道本-古裏安總理正在辦公室等他。

“我終於把阿道夫·艾希曼帶回來了。他踏上以色列的國土已經有兩個小時了。要是您批準,我就把他立即移交給以色列警察局。”

哈雷爾十分興奮地向本-古裏安總理彙報。

本-古裏安總理雖然也很激動,但他卻沉思著,沒有馬上表態。過了一會兒,他才簡單地問了一句:“你能完全肯定他的身份嗎?”

“絕對肯定。”哈雷爾回答得果斷而又幹脆。

“那麼由法官簽發逮捕令。我同意把這名納粹罪犯移交給稽查總監,然後由我們國家的司法部門去審判他的罪行吧!”本-古裏安總理下了命令。

5 月23日,本-古裏安召開以色列內閣部長會議,把摩薩德在阿根廷捕獲艾希曼的情況通報給了部長們。當天下午4 時,本-古裏安在議會大廳正式宣布這條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