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蕩寇傳(一)》(3)(3 / 3)

棒槌老人哥哥死了,他對錢財淡漠了,視金銀如糞土。在祭奠哥哥的亡魂後,向吉興表白寶參歸他一人所有,自己分文不沾。同時把侄女紅杏紅雁托付給吉興夫婦,至此便久居深山不出茅草屋。後來吉興夫婦攜寶參在山邊開了參鋪和客棧,九台道人從參鋪路過,喜歡上了吉林,征得吉興夫婦同意,把吉林帶到古觀學藝。

棒槌老人講述了一段離奇的往事,常山紅雁從這段故事的意境中走出。劉鬥和山野一夫為什麼要害死吉家父子的原因,也昭然若皆清清楚楚了。幾個人的心情很沉重,沉默了許久。紅雁終於打破了沉靜,他問叔父劉鬥和山野一夫已經走了這麼多年,為什麼又回來尋找那顆寶參呢?棒槌老人沉思片刻,對紅雁和常山說:“劉鬥遊手好閑,縱淫放蕩,可能是日子混不下去了。”“他怎麼回帶那個洋人來呢?”紅雁反問叔父。棒槌老人回答說:“這裏邊??大有原因。眼下日本洋人占了東三省,像強盜一樣掠走中國的大量資源,一定是劉鬥勾結山野一夫,要把寶參弄到手,向東洋人換取金錢,滿足私欲。”棒槌老人不愧是久經事故的老者,他果真猜到了劉鬥和山野一夫的狼子用心。紅雁聽了叔父的話急切地說:“那可怎麼辦呀,現在劉鬥和山野一夫就在吉家住著,說不定會把寶參弄到手裏。”棒槌老人自信的笑了告訴紅雁不必擔憂,寶參是屬於國家的瑰寶,輕易不會讓豺狼得逞。別看他們殺了吉興父子想得到寶參那是南柯一夢,

紅雁無奈把劉鬥與紅杏通奸的事告訴給棒槌老人;又擔心紅杏智令頭昏幫助劉鬥尋走寶參。棒槌老人很平靜的安慰紅雁,紅杏這個孽子是咎由自取,枉費心機,這個喪盡天良人性的人是得不到寶參的,更何況吉興的死已經斷了尋找寶參的線索。聽了老人的話紅雁的心總算是一塊石頭落地了。

群山靜下來,靜的格外冷清。夜來了,夜幕籠罩的大山上就像一口黑鍋,把崇山峻嶺壓在底下,黑得讓人驚恐。棒槌老人雖然心靜止水,但是得知吉興父子喪命黃泉,寶參又不知下落,也難免憂心忡忡。這一夜他沒有躺下睡覺,把木鬥克一直叼在口裏,一袋接著一袋的吸煙。黎明的光亮透過窗子,他邁著穩步走到屋外,經過久久的深思,他決定把紅雁許配給自己的幹兒子常山,並要即可給兩個孩子完婚。他主意已定,轉回身子走進屋內,當著兩個年輕人說了自己的主張,紅雁望望身邊的常山,真是喜出望外,高興地拉住叔父的手,默默地表示願意嫁給常山。常山更是高興的不行了,隻是看望著幹爹微笑。

太陽像一個大紅燈籠,掛在千樹萬枝上,給群山披上一層霓虹,遠處近處層林盡染,數座大山透著笑盈盈的喜氣,林間的百鳥呢喃細語,織組了一曲曲美妙的歌兒;那虎嘯聲也格外的洪亮悅耳。在棒槌老人的操持下,紅雁和常山在茅草屋的小院裏喜拜天地,永結良緣。棒槌老人笑眯眯的走向大山,把一對新婚配偶留在溫馨的洞房中......

數日後棒槌老人帶著蜜月中的紅雁常山,在古觀見到就到九台道人。在一陣敘舊之後,棒槌老人說明來意要同吉林一起下山,一是為吉興父子報仇,二是是尋找寶參。九台道人對他的舉動十分敬佩,他勸說棒槌老人年紀已高,報仇和尋寶參的事情該由孩子們去做。當棒槌老人知道吉林已經下山去為父報仇,便要即可辭別九台道人去追尋吉林。九台道人再三說服勸阻他,總算把老人留住。老人催促常山紅雁急速去山下。去幫助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