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墨菲定律:(1 / 3)

潛意識成就強大的自己

【愛德華·墨菲是一名工程師,他曾參加美國空軍於1949年進行的MX981實驗。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定人類對加速度的承受極限。其中有一個實驗項目是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在受試者上方,當時有兩種方法可以將加速度計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議的是,竟然有人有條不紊地將16個加速度計全部裝在錯誤的位置。於是墨菲作出了“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這一著名的論斷。簡單來說,墨菲定律就是越害怕發生的事情就越會發生。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錯誤。】與人較勁的墨菲魔咒

以下這些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常見,信不信由你,無論你遭遇其中的某件事時是一笑了之還是聽天由命,這些司空見慣的倒黴事或者難得的好運氣總是影響和幹擾著我們。這就是墨菲定律的作用。墨菲定律就像一個會念魔咒的魔法師,跟我們開著各種大大小小、哭笑不得的玩笑。在墨菲定律的作用下,我們的生活可能會變得更美好,工作會變得更完善,也可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一塌糊塗,工作上會錯誤百出。

這些生活中的場景你一定也有過:——你兜裏裝著一枚金幣,生怕別人知道也生怕丟失,所以你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用手摸兜,查看金幣是不是還在,於是你的規律性動作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終金幣被小偷偷走了。即便沒有被小偷偷走,那個總被你摸來摸去的兜最後終於被磨破了,金幣掉了出去丟失了。

——每天上下班站在站台旁等車,你越是焦急地盼望,公交車越是不來;等你不耐煩上了一輛出租車,發現自己要等的公交車也已經到站。

——你需要打出租車時,發現街道上的出租車不是被別人已搶先占用,就是半天不見車的蹤影;而等你不需要坐出租車時,滿大街都是顯示“空車”字樣的出租車。

——如果有一片麵包不小心掉在地毯上,一麵塗滿果醬,一麵沒有塗滿果醬,那麼一定是塗有果醬的那麵著地。

——如果把一件事交給容易出錯的人去做,那麼就一定會弄糟。

——你越是擔心股市下跌,那麼結果往往是跌;你越是盼望它漲,它偏偏跌得越起勁。

——買彩票時,如果連續幾期都沒有出現大獎,最後一定會中出一個千萬或過億的巨獎來。

——你的衣袋裏放著一把門鑰匙和一把車鑰匙,當你想拿出門鑰匙的時候,拿出來的往往是車鑰匙。

——你越害怕出醜的場合則越出醜。比如下樓梯時跌倒,恰好被別人看到。

——旁邊的同學或同事津津有味地看小說或者玩手機遊戲,好幾次都在老師或領導的眼皮底下過關,於是你也忍不住想開個小差,隻一次讀小說或玩遊戲,就被老師或領導逮個正著。

——你總是在最後尋找的那一個地方找到了你遺失的東西。

——你越是認為東西不可能丟在那裏的地方,東西偏偏正是丟在了那裏。

——超市連續兩三天搞促銷,你沒有注意,當你注意到並決定第二天趕早來搶購時,商品卻已恢複了原價。

——我們總是在時機不對的時候做決定或下結論。

——當你渴望成功時,成功往往來得很晚;當你討厭失敗時,失敗卻早早地不請自來。當你灰心喪氣地放棄了一件事時,機會往往又來了。

——每一件事的完成總要比你預期的多花一些時間。

——每當你準備實施一個計劃時,總有一些另外的事情不期而至,它們總是來得特別及時。

——你丟失了某樣東西怎麼找也找不到,當你買了新的之後,丟失的原物自動出現了。

——你在右車道上開車,總是感覺左車道上的車比你的車開得更快;而當你轉過彎來到左車道時,又會感覺右車道上的車開得更快。

——每次你將壞電器拿去修理部準備修理時,它往往表現得非常良好,而當你剛拿回家試用,它又變得不聽使喚。

——如果一個係統連傻瓜都會用,那麼就真的隻有傻瓜才去用它。

——每個人都有一個永遠沒辦法執行的致富計劃。

——玩遊戲時,你得到的最高分數、通過的最高關卡一定是你一個人玩的時候獲得的。而當你驕傲地請別人來證明你的成績時,你怎麼也達不到最高分和通過最高關卡了。

——規則很難掌握,一旦掌握了之後,規則往往又變了。

——你總是在做完某件事之後,才發現完成這件事還有更快捷的方法。

——你越是想保持發型,它越是被逆風吹得一團糟。

——每次需要撕開封閉袋或者剝堅果殼時,都會十分後悔剛剛剪掉長指甲。

——排在你前麵的那個人總是會辦理最複雜的手續。你去銀行櫃台辦業務,你越是焦急萬分地等待,排在你前麵的那個人總是辦理時間最長的。

——好男人或好女人就如同停車位,總是被別人搶先占領。

——女人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她曾經擁有的男人,而男人永遠不會忘記那個他無法擁有的女人。

——如果你同時愛上兩個人並且不得不從中選擇一個時,你放棄的往往是不該放棄的那個。

——你對一個人說宇宙裏有上千億顆星星,他一定相信,而你說旁邊的這個長椅剛剛油漆過,他一定會去摸一摸才相信。

——我們每次掉東西都是掉在不容易撿的環境裏。

……

墨菲定律說明,越害怕發生的事情就越會發生。原因就是害怕發生,所以會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錯誤。

任何事情都沒有表麵看起來那麼簡單,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所以,我們在做事前應該是盡可能想得周到、全麵一些,避免不幸的事情發生,即使發生,我們也要勇敢麵對,解決困難。

潛意識助你遠離痛苦

從媒體上不斷傳出自殺新聞:淡水河畔曾發生一起母親在子女麵前跳河的慘

劇,隔幾天同樣在淡水河,又發生一起19 歲男子在父母麵前跳河事件。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泰國有一名女子,竟然跑到曼穀的一個號稱全球最大的鱷魚養

殖場,在大批遊客麵前跳潭自殺,當場被100 多隻鱷魚分屍。大家在震驚之餘,不免會感到疑惑,為什麼這些人有這麼大的勇氣自殺,而不願意將這股勇氣拿來挑戰人生?

事實上,人對於未來會感到不安與恐懼,害怕麵對死亡,也因此知道珍惜生命,雖說如此,但是為什麼還有人敢自殺呢?這和人的潛意識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當人對某些事情感到痛苦時,這個痛苦就會不斷傳輸給潛意識,而潛意識就會忠實地依照信息,在情境來臨時去實現。

潛意識是什麼?它為什麼能掌控我們的意識?如果我們將人比喻成一艘船,潛意識就像船長,引領船隻駛向心所向往的地方。換言之,潛意識就是我們意識裏的相信,這種相信使潛意識認同,而使相信變為真實。例如,我們心中一直懼怕某件事的發生,心中一直掛念著,果真這件我們極不願意發生的事,就會發生,所以有人往往在事後,會認為自己早有預感,其實預感就是來自我們長期給予潛意識的信息。

世界著名的走鋼索專家卡爾·華倫達曾經說過:“走鋼索才是我真正的人生,其他都隻是等待。”他就是以這樣的態度來麵對走鋼索的生涯,所以每次表演都非常成功。但是在1978年,他在波多黎各的一場重要表演中,竟然意外地從75

英尺(約23 米)高的鋼索上墜下而死。

事後他的太太道出了原因,她說,在表演的前三個月,華倫達開始懷疑自己在這次的表演中可能失敗,所以他不時憂慮著,萬一失敗掉下去怎麼辦?在表演的當天,他因為不放心還一反常態特別去檢查鋼索是否牢固,但是卻沒有因此更為小心,導致了這場悲劇。

人的行為有90%是受潛意識所控製,而潛意識是從我們出生開始,經過每日意識沉積所形成的。所以它不僅會反映在我們的心理上,更會反映在我們的生理上,因為人的身體是由自律神經所掌控,而自律神經是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作用而形成的。如果兩者作用互動平衡,自律神經就會正常,我們身體各方麵的運作也會因此協調。